提起阿根廷,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足球巨星梅西的故乡,或者想到新上任的言行风格神似特朗普的新任总统米莱。
从气候和地理环境来看,阿根廷这个国家简直就是经营农业的天选之子,该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在大力推广他们的农产品。无论是作为初级产品的各类油料作物,还是附加值更高的葡萄酒,阿根廷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号的。
(阿根廷位置)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所以我们对于农业的情感和理解都是非常深刻的。有句俗语叫“老天爷赏饭吃”,这句话用来形容农业是非常恰当的。
即便是在农业科技已经相对发达的现代,农业仍然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一旦气候环境或者地理环境出现变化,农民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经营农业不但需要相对适宜的气候,还需要平坦广阔的土地,以方便大型农机进行作业。想要同时凑齐上述条件难度非常大,但是阿根廷做到了。
(阿根廷农田)
阿根廷境内有很多湖泊,水资源不但非常充足,而且分布还相对均匀。流经其境内的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的河流。该国国土面积为278.04平方公里,其中可以产出农产品的土地面积高达2720万公顷。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阿根廷还有着非常久远的耕种历史。南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早在被殖民之前,就已经开始各类农业生产活动。
(阿根廷牧场)
潘帕斯草原的气候非常适合牧草的生长,当地的畜牧业自此起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阿根廷农业高速发展并占领国际市场的时期,彼时的阿根廷一度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直到现在,阿根廷仍旧在不停地扩张其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份额。根据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提供的数据,阿根廷作为农业净出口国家在国际农业贸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阿根廷玉米)
以2017-到2021年的数据为例,该国平均每年要对外出口9300万吨的粮食,而且这个数据目前还是不断地上涨。阿根廷每年生产的粮食中大约有七成会被用来出口创收。
这也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阿根廷的农产品产量远超过其自身需求,这和印度的情况完全相反。印度民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这些人的温饱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但即便是这样,印度每年仍然会出口大量的粮食,同为大型粮食出口国印度国民的生活水平是远比不上阿根廷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阿根廷的国民数量相对较少。
和人口大国印度相比,阿根廷完全称得上是地广人稀。所以,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条件,阿根廷在农业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天选之子。
(阿根廷农民)
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性。除了以玉米、小麦为代表的主粮之外,阿根廷还会对外出口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以及在榨油过程中产生了各类副产品,例如豆粕。
但是油料作物却不同,阿根廷不只出口原材料,也出口经过加工成品和副产品。阿根廷的油料作物在2013/2014年连续获得的丰收,高达5780万吨的产量更是让其超越中国,在世界油料作物生产国中排名第三。
(阿根廷花生)
以花生为例,该国的花生产量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排名世界第五了,每年的产量更是达到了百万吨以上。
这些花生大多来自于科尔多瓦省。科尔多瓦省产出了阿根廷96%的花生,这些花生阿根廷只能消化大约10%,剩余的全部都被出口到全球各地。
中国就是阿根廷花生的大买家,每年的进口量在十万吨以上。花生产业也是阿根廷农业的示范性产业。
(阿根廷大豆)
说完了花生,我们再谈谈更加普适的油料作物-----大豆。阿根廷拥有完整的生产和出口产业链。该国每年大约要对外出口的大豆、豆油、豆粕的数量分别为670万吨、500万吨和2800万吨。
从以上数据就可以看出,阿根廷每年产出的大豆的数量几乎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在拉美地区,唯一能够在大豆领域和阿根廷抗争的国家只有巴西。
除了花生和大豆,阿根廷向日葵的产量也非常可观,虽然没有大豆产量那么夸张,但是超过花生还是绰绰有余的。21世纪初,该国年度向日葵产量就达到了349万吨。
在油料作物排名第四的是亚麻籽,产量在3.4万吨左右,这是20世纪70年代减产后的结果。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阿根廷国内盛产各种主流的油料作物,而且这些作物的产品远远超过阿根廷本国民众的需求。
(阿根廷向日葵田)
换言之,就是阿根廷种出来的这些东西,阿根廷人自己根本消化不了。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大豆油出口国,也是因为其加工生产豆油的成本较低,贩卖成品远比只卖原材料更赚钱。
现在阿根廷出口的油料作物,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是压舱石一般的存在。2022年的时候,阿根廷政府曾经宣布要下调大豆的出口价格,立刻就被外界判定其行为会影响到美国大豆的价格。
美国在国际农业市场上的地位自然是不必多说,阿根廷的行为能够对其产生影响,本身就说明了它在该领域的地位。
(潘帕斯平原)
如果说粮食和油料属于农产品中的基础性产品,那么牛肉和红酒就是该领域的高附加值品类了。阿根廷是南美洲地区最大的红酒生产国,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四。
该国民众对于葡萄酒这种饮品极为喜爱,国内市场的存在也成为了该国启动葡萄种植的原因。不过,在阿根廷经营葡萄酒庄园生意的大多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移民。
这就意味着他们产出的葡萄酒在风格上更加接近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风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欧洲地区的葡萄酒大国。当年西班牙殖民阿根廷时,自然将国内的酿酒技术也带了过去。
(阿根廷酒庄主人)
这些国家的国民,掌握了更为先进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方法,让他们可以在阿根廷当地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可以和欧洲老家的产品掰一掰“手腕”。
和其他量大管饱的农产品不同,阿根廷对葡萄酒采取了限量的策略,他们通过划定法定产区的方式,将葡萄的产量限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这样既能够保证阿根廷葡萄酒的品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单价。
现在,阿根廷的葡萄酒已经成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之一,其中有马尔贝克葡萄的红葡萄酒和由当妮莎葡萄酿造的白葡萄酒是阿根廷葡萄酒中最具特色的优质产品。
(阿根廷葡萄酒)
喝酒的时候,当然需要肉来佐餐。依托于潘帕斯草原阿根廷的畜牧养殖也非常发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就是阿根廷牛肉。
阿根廷的畜牧业非常发达,除了肉牛之外他们还有有山羊、绵羊、猪和各类家禽。阿根廷牛肉年出口量最高的时候能够达到546000吨,为该国带来了9.26亿美元的收入。
和其他国家相比,阿根廷养殖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规模化的养殖,二是当地是注射疫苗的非口蹄疫区和非疯牛病区。除此以外,当地也没有猪瘟和禽流感流行。
(阿根廷牛肉)
阿根廷出产的高端肉类也因此有了销路。该国出口的85%的肉类都是牛肉,牛肉也成为阿根廷养殖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该国的肉类产量不但高,而且种类也非常丰富,在满足其本国民众的基础上,还能为农业从业者赚取大量的外汇。
不过,阿根廷的养殖业也是存在例外的,那就是他们的猪肉产量不足,每年都需要通过进口的方式弥补差额。因为该国专门大批量饲养生猪的农场相对较少,而且其市场也没有其他肉类大。
阿根廷有粮有油、有酒有肉,按理说阿根廷民众应该过着非常富足美好的生活,但是事实恰恰与之相反。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阿根廷的经济居然还比2022年还降低了1.6%。
(抗议经济低迷的阿根廷人)
除此以外,作为阿根廷经济支柱之一的第一产业也出现了规模缩减的情况。虽然他们的农产品量大管饱,但是仍然阻止不了通货膨胀数据的一路上涨,2023年达到了恐怖的211.4%。
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人选择让一个号称要用“休克疗法”治好阿根廷的人成为他们的总统。米莱总统上任之后并,采取了一系列堪称疯狂的政策,对于经济十分脆弱的阿根廷来说,能不能挺过去还是另一说。
阿根廷的现状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发达的农业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的运行,工业和科技才是如今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阿根廷农业综合调研.商务部
[2]阿根廷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油料作物生产国.环球网,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