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7月12日执行)

第一条为推进《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实施,加快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肉牛核心种源质量和供给能力,进一步规范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管理,依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是指开展肉牛核心育种群选育提高和种公牛自主培育,承担全国联合育种任务,经本办法遴选程序确定,由农业农村部批准公布的肉牛育种场。

本办法所称种公牛站是指能根据育种目标开展计划选配培育种公牛,主动开展基因组检测或后裔测定等,自愿承担国家肉牛联合育种任务的种公牛站。

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是肉牛育种体系的重要主体。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应与种公牛站建立稳定的联合育种协作关系,自主培育优秀种公牛。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核验、职责与权利、监督管理等。

种公牛站有关内容另行制定。

第二章遴选

第三条申请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应符合以下遴选标准:

(一)基本条件

1.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达到与养殖规模相符合的环保要求。

2.内设育种技术部门,具有2名以上经过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的测定员。

3.具有完善的育种设施设备,可实现信息化管理。

4.已开展肉牛育种工作,并与种公牛站签订5年以上联合育种协议。

5.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具有疫病防控措施,有执业兽医师。

6.种群健康状况良好,符合种用动物卫生健康标准要求。连续2年以上无重要疫病临床病例。符合《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管理办法》规定的肉牛重大或重要疫病控制要求。经省级以上动物防疫机构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阴性、牛结核病(牛结核菌素皮内比较变态反应)阴性、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90%以上且病原学检测阴性。

(二)种群要求

1.申报的种牛品种应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收录或通过农业农村部公告的品种。

2.核心群基础母牛单品种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地方品种的单品种数量100头以上,引入品种的单品种数量150头以上,培育品种的单品种数量200头以上。

3.种牛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无遗传缺陷和损征。

4.群体平均生产性能高于本品种标准;申报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已有品种的,新申报场的品种其群体生产性能应达到或超过现有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同品种的平均生产水平。

(三)技术要求

1.有5年育种方案,目标应明确、年度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指标要详细,并能有效应用育种方案确定群体选留,具有前2年选育工作总结报告。

2.在群牛只完成品种登记,三代系谱档案齐全。

3.性能测定制度健全,有2年以上完整、连续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

4.具有完整的配种、产犊、群体流动和疫病防控记录。

第四条申报单位提交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申报材料前,应按照《肉牛品种登记办法》(附件4.1)进行全群品种登记,并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要求报送本场牛只近2年的生长发育数据。报送年份以自然年为准。

第五条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遴选通知要求,申报单位向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申请材料,即《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遴选申请表》(附件4.2)。

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经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办公室组织肉牛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专业审查。

专业审查应严格对照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的有关条件逐一审核。专业审查可采取函审、集中会议审查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采取函审的,需专家5名,3名(含)以上同意的,通过专业审查;采取会议审查的,同意票数超过参加会议专家人数三分之二(含)的,通过专业审查,否则为不通过。

第七条办公室统一组织专家对通过专业审查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发现申报材料中有重大事项瞒报、误报的,现场审核工作应立即终止。

第九条现场审核采取专家组组长负责制。专家组一般为3-5人,其中2-4名专家委员会成员,1名省级畜牧技术管理专家。

第十一条现场审核结束后,专家组与申报单位对审核结果进行现场交流。申报单位在《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遴选现场审核表》签字或加盖公章。

现场审核评分超过80分(含)的,通过现场审核;评分低于80分的,或根据《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现场遴选审核表》提前终止审核的,现场审核不通过。

第十二条现场审核通过后,办公室统一组织会议评审,进行集中讨论和表决。出席会议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应不少于肉牛专家委员会成员的三分之二(含)。各现场审核专家应详细介绍负责审核申报单位的现场情况。

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同意票数超过会议评审专家人数三分之二(含)的,通过会议评审。

第十三条通过会议评审的,办公室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以下简称种业管理司)批准后,由种业管理司公布通过遴选的名单。

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资格有效期为5年。

第三章核验

第十四条对资格满5年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办公室统一组织核验。

被核验场应在资格有效期满6个月前,主动向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核验申请,填写《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核验申请表》(附件4.4),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汇总报送办公室。

第十五条办公室对已提交核验申请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进行5年综合考评。5年综合考评分为5年内每个年度考核成绩的平均值。5年综合考评分超过70分(含)的,通过综合考评。未通过的,不再进入后续审核程序。

第十六条现场审核采取专家组组长负责制。专家组为2-3人,其中1-2名为专家委员会成员,1名省级畜牧技术管理专家。

第十八条现场审核结束后,专家组与被核验场对核验结果进行现场交流。被核验场在《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核验现场审核表》上签字或加盖公章。

现场审核评分超过80分(含)的,为现场审核通过;评分低于80分或提前终止核验的,为现场审核不通过。

第十九条现场审核通过后,办公室统一组织会议评审,进行集中讨论和表决。出席会议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应不少于肉牛专家委员会成员的三分之二(含)。评审会上各现场审核专家应详细介绍负责被核验场的情况。评审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同意票数超过会议评审专家三分之二(含)的,通过会议评审。

第二十条通过会议评审的,延续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资格,有效期5年。未通过综合考评或会议评审,核验不通过的,报种业管理司批准,取消其资格。

第四章性能测定

第二十一条种业管理司主管全国肉牛遗传改良的性能测定工作。办公室负责测定工作的具体实施,对遗传评估结果进行审查、公布。

肉牛专家委员会对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对测定数据进行复核、抽测和确认。

第二十二条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肉牛性能测定管理工作。省级畜牧技术支撑机构负责指导本地肉牛性能测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承担本单位肉牛性能测定具体工作,负责整理上报测定数据。

第二十四条办法中所称肉牛性能测定,是指对肉用或肉乳兼用牛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产肉等性状进行测定,数据收集、分析与发布。

第二十五条肉牛性能测定与数据采集要求(附件4.6):

(一)《肉牛品种登记办法》中规定的登记内容。

(二)生长发育测定,包含初生重、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等阶段的体重、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断奶日期、测定日期、测定人,详见《肉牛性能测定数据技术规范》。

(三)超声波测定,包括18月龄背膘厚、眼肌面积、测定日期、测定人。

(五)繁殖数据,包括胎次、与配公牛号、妊检结果、是否流产、产犊日期、产犊难易度和犊牛信息等。

(六)肉乳兼用牛还应记录305天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数据。

(七)种公牛站每年6月前报送种公牛精液检验报告。

(八)有条件的场,应积极开展核心群种牛基因组测定。

第二十六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数据报送有关要求:

(一)每个季度前10个工作日内,各场站指派专人负责数据的录入和报送,将本单位存栏肉用种牛和参测个体的系谱及性能测定数据报送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同时传送上报数据的原始记录复印件。

(二)各场站需将种牛基本信息和存栏状态报送办公室,并及时更新。

(三)各场站新增种牛,需向办公室提交种牛的原始系谱,从国内引进的应提供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从境外引进的应提供农业农村部审批证明材料。

(四)报送数据人员或其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和办公室。

第二十七条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数据处理有关要求:

(一)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测定数据,收到数据20日内完成核对和确认。

(二)每季度结束后的20日内,以邮件形式将各场站数据收录结果报送办公室,并对各场站上季度报送并入库的数据进行校正,报送至办公室。

(三)在评估工作启动后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种牛育种值计算,并将全部参评公牛和母牛的评估结果与分析报告报送至办公室。

第二十八条数据发布有关要求: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肉牛遗传评估,对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提交的评估结果审核后,报经种业管理司同意,及时向社会发布。

第五章职责与权利

第二十九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目标和任务,制定本场5年育种方案。制定核心群选育目标和核心母牛群选择标准,实施系统选育与动态管理,配合开展基因组检测工作。保持核心群数量不低于遴选标准要求的规模。

(二)按照《肉牛品种登记办法》规范开展品种登记。

(三)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规定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及时报送数据,实现信息化管理。

(四)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及时报送数据,并对上报数据真实性负责。

(五)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5年内向种公牛站提供5头以上自主培育种公牛,且种公牛须按规定经过省级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并在办公室备案。

(六)每年12月15日前,报送本年度育种工作总结与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七)积极配合联系专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八)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和主要垂直传播疫病净化工作,保持种群高健康度。

第三十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拥有以下权利:

(二)优先获得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种畜禽性能测定项目等国家和省级财政经费支持。

(三)优先使用遗传交流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

(四)有维护本场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利,包括种牛产品、育种方案、原始材料与数据、科技成果等。

(五)优先参与全国肉牛遗传评估,办公室对评估成绩优异的种牛进行宣传。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办公室为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统一制作标牌。标牌应注明单位名称、品种名称、场址、有效期、发牌日期、发牌机关等内容。

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应提供必要条件,积极配合联系专家开展工作。

第三十三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变更法人、企业名称、企业性质等情况,应向所属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报送办公室备案。备案应于变更实际发生后3个月以内完成。

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经营主体变更、场址变更、核心群群体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3个月内向办公室提出核验申请。

第三十五条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年组织对辖区内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督导检查可与专家对联系场的技术指导工作结合进行。对检查组发现的问题,应督促、指导企业进行整改,并将督导检查情况及时向办公室反馈。

第三十六条办公室负责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日常管理,每年1月30日前,统一进行上一年度考核。年度考核满分100分,由年度数据考评和现场督查考评组成:

(一)年度数据考评占80分,包括五部分,详见《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年度数据考评细则》(附件4.7)。

(二)现场督查考评占20分,由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办公室结合开展。

(三)年度考核成绩超过60分(含)的,年度考评合格;低于60分,年度考评不合格。

(四)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内部通报。

第三十七条办公室对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实行动态管理,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其资格:

(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被吊销或已失效的。

(二)年度考核不合格、未按规定提交核验申请或核验不通过的。

(三)5年内累计2次未按要求报送工作总结和计划的。

(四)经肉牛专家委员会认定存在数据造假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

(六)主体变更、场址变更、核心群群体发生重大变化的,经办公室核验未通过的。

(七)发生国家规定一类动物疫病或规定不应发生的重要疫病的。

第三十八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应指定本单位联系人,提供联系方式,负责接收和传达办公室发出的通知和要求。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发生变更,应及时向办公室报备。

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可使用数据库开展遗传评估方法等研究,不得泄露企业信息、育种数据等重要资料。发表的成果不得含有未经办公室发布的遗传评估等重要数据。

第四十一条DHI中心年度数据报送考核主要从测定任务完成情况、牧场连续参测率、测定牛只系谱完整率、DHI育种数据贡献率、繁殖数据完整率等内容组成,具体评分细则另行制定。

THE END
1.综合新闻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调研组到牧医所调研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24-12-17 来源:牧医所科技支撑大关县肉牛和生猪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9 来源: 为贯彻落实中央党校、中国农业科学牧医所副所长李俊雅、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主任万进祥出席签约仪式。牧医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首席高https://ias.caas.cn/xwzx/zhxw/index.htm
2.牛云南出台七项措施推进肉牛产业加快发展 来源:中畜网时间:2024-12-31 09:27:59 黑龙江省首个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场正式挂牌 来源:中畜网时间:2024-12-31 09:25:29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公告2024年第199号(关于防止巴勒斯坦蓝舌病传入我国的公告) http://www.chinafarming.com/niu/
3.优秀奶山羊奶牛遗传材料入存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座谈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是培育畜禽新品种、加快种业振兴的关键支撑,是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着力打造全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种业创新平台。省畜牧产业试验示范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省牧工商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20余人参加。 https://nynct.shaanxi.gov.cn/sy/sbxx/202412/t20241231_3278016.html
4.秦宝牛育种第一代芯片研发成功中心动态科研团队制定了适用于秦宝牛的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同期发情、性别控制、胚胎移植等快速扩繁的技术程序,实现秦宝牛新种质快速扩繁,提高了优良种母畜和公畜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肉牛育种效率。 秦宝牧业始终坚守“为国育良种,为民献良食”初心使命,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https://nbcic.nwsuaf.edu.cn/zxdt/ee5bd50a6c4f4a53896c93667353644f.htm
5.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的详细情况及周边环境,城市吧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包括位置示意图、交通指引、词条、问答以及周边地址名录等,让您轻松规划行程。 同时,携程旅行为您提供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周边酒店预订服务,包括豪华酒店、精致客栈、舒适公寓、温馨民宿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旅社等多种住宿选择。您可https://bj.city8.com/zhuanyejigou/60194770_jh99.html
6.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和华西牛育种联合会组织中外博士专家团队2024年5月11日至13日,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和华西牛育种联合会组织专家组团队赴重庆云阳上游村县金峡牧业肉牛育种场开展2024 年肉牛育种数据核查工作以及“第五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种牛预选工作。我院潘军博士和客座教授Ali博士受邀参加此次核查工作。 我院两位博士与核查专家组共同对拟申报育种场的种牛进行现场数据核http://www.cqsxedu.com/dwkj/info/1016/1484.htm
7.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开展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国家蛋鸡核心为贯彻落实《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和《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确保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及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切实履行义务,发挥育种主体作用,持续开展品种选育提高和良种扩繁推广工作,农业农村部种业司拟组织对已公布的http://law.foodmate.net/show-195687.html
8.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从现在起,农牧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畜牧业发展,加速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二部分 畜禽遗传多样性状况评估 2.1 畜牧生产系统 与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放牧生产系统、农牧结合生产系统和工厂化生产系统都在中国处于并存的格局。https://www.360doc.cn/mip/151260059.html
9.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3]政策法规制定肉牛后裔测定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开展肉牛核心育种场遗传交流,建立持续的场间遗传联系。制定肉牛遗传评估方案,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对各地上报的性能测定数据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选留优良种牛。 2. 任务指标 每年对400头经过计划选配所产生的,且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优秀的青年公牛进行后裔测定,每年选出200头验证公牛。 http://www.ygsite.cn/m/show.asp?id=44967&pageno=3
10.43年育种长跑:打破肉牛核心种源进口依赖华西牛的培育过程中,在李俊雅研究团队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以牧医所和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为研发中心,全国种公牛站、育种核心场、扩繁场积极参与的华西牛联合育种体系,实现了研企紧密结合,种牛遗传评估和遗传交换等成果能够及时转化应用的发展新格局。在联合育种的推动下,逐渐健全完善了“繁育场+养殖场(企业)+规模养殖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1441151880760050761
11.最新数据!2021年全国屠宰肉牛约2975万头,胴体总量758万吨,进口牛肉增至2021年是实施《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的开局之年,肉牛种业技术支撑体系、表型数据自动化收集系统进一步完善,“牛场智能体重采集系统”以及“牛的图像识别与图像分割技术验证软件”的表型记录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遗传评估技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公布了32个种公牛站的28个品种、2735 头种公牛的遗传评估结果。利https://www.nfncb.cn/xumu/15061.html
12.2022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录1.9 基于弱监督学习的影像数据智能化评估技术 1.10 智能大屏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 2.高性能计算与工业软件 2.1 超大规模复数稠密矩阵方程直接求解算法库 1.1 秦川牛遗传资源评价与现代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2 基因组选育奶山羊新品种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1.3 肉羊基因芯片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http://www.kt180.com/html/sxs/9889.html
13.国内外肉牛遗传评估体系概况(20210729)2014年,美国安格斯协会开始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也陆续使用,肉牛育种进入基因组时代。中国自2017年开始使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选择青年肉用种公牛,并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该技术进行基因组遗传评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牛遗传评估现状,以期为我国肉牛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https://www.jianshu.com/p/3c29c9fc398a
14.中国畜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畜牧基因组产业转化高峰报告概述了OPU-IVF技术的发展历史、国际应用趋势,并展示了SINO-SHEEP在胚胎移植、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成就。通过MOET育种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OPU-IVF技术加速遗传进展,提高羊群的生产性能。此外,还介绍了公司的战略方向,包括建设国家羊种子中心和建立农牧民联合体,以推动羊育种产业的发展。https://www.yangzhu360.com/zhanhui/20240818/79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