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生产技术

针对低效、污染和安全问题等制约猪健康养殖问题,开发出高效仔猪教槽料、高效母猪料的营养调控和配制技术,低氮磷、低重金属排放技术和无抗猪肉饲料生产技术,解决了母仔猪生产效率低下、氮磷及重金属排放污染和抗生素残留等问题,为猪健康养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已在60余家大中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2016年连续两年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2018-2020年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农业主推技术,同时入选广东省2018最受欢迎的10大主推技术。

持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王丽

改善仔猪肠道健康的无抗饲粮配制技术

改善猪肉品质的关键营养技术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关键营养技术

该技术针对我国母猪繁殖性能低下,泌乳力不足,系统开展谷氨酰胺、精氨酸、大豆异黄酮、缬氨酸等调控母猪繁殖性能机理研究,建立了提高母仔猪生产效率的关键营养技术,使母猪产活仔数增加1.1~1.5头;该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养猪和饲料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健康养猪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2012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猪抗应激技术

针对生产中仔猪断奶应激及南方高温高湿所产生的热应激,集成饲粮营养水平、电解质平衡、冷水饲喂系统、多种抗应激添加剂组合等技术,解决集约化养殖生产中仔猪的超早期断奶应激和猪热应激问题。应用该技术,可使仔猪断奶阶段日增重提高10%~12%,腹泻率降低15%~20%,生长肥育猪夏季热应激期采食量提高5%~8%。该项目成果应用于全国多家饲料厂、养殖场,促进猪健康安全养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黄羽肉鸡安全低排放饲料配制技术

适用于所有黄羽肉鸡的生产,通过低蛋白饲粮配制技术、并额外添加异黄酮、大蒜素、植酸酶等饲粮有效节约饲料、提高养分沉积效率,降低饲养成本,降低氮、磷对饲养环境的污染、降低抗生素残留、改善鸡肉品质。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联系人:蒋守群

鸡抗应激饲料与饲养技术

研究了饲粮整体营养水平、油脂、粗蛋白、精氨酸和多种抗热应激添加剂(吡啶甲酸铬、酸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大豆异黄酮、复合抗应激剂)对鸡的抗应激效果,提出了一套抗应激饲养技术。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黄羽肉鸡肉品质营养调控技术

研究了饲粮通过多种添加剂和微量元素的搭配(大豆异黄酮、有机硒-硒代蛋氨酸、维生素E、钙、维生素D3、维生素B2、谷氨酸钠)对肉鸡的肉品质改善效果,提出了一套肉品质营养调控技术。2018-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黄羽肉鸡营养需要与高效饲料配制技术

本技术依据黄羽肉鸡生长发育规律,提出快大型、中速型、慢速型黄羽肉鸡、黄羽肉鸡代谢能、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营养需要量和并提出黄羽肉鸡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饲料配制技术,充分反映黄羽肉鸡的客观精准需要,发挥肉鸡生产性能遗能,指导黄羽肉鸡饲粮配制,促进黄羽肉鸡健康高效生产,适用于所有黄羽肉鸡的生产,尤其在集约化黄羽肉鸡生产区使用效果更佳。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黄羽肉鸡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研究提出快大型、中速型和慢速型黄羽肉鸡和黄羽肉种鸡的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需求参数1套。提出黄羽肉鸡安全低排放饲料配制技术1套;提出饲粮整体营养水平、油脂、粗蛋白、精氨酸和多种抗热应激添加剂(吡啶甲酸铬、酸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大豆异黄酮、复合抗应激剂)等抗热应激与高饲养密度应激技术1套。提出大豆异黄酮、硒代蛋氨酸、半胱胺、谷氨酸钠、宰前高剂量钙和维生素D3、宰前饲粮中补充天冬氨酸镁等改善优质鸡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1套。2018年被列为广州市农业主推技术。

黄羽肉鸡肉质改良营养技术

适用于所有黄羽肉鸡的生产,尤其在集约化黄羽肉鸡生产区使用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了滴水损失和肉色,缓减运输应激和高温高湿应激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不利影响,改善了鸡饲料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生产成本降低,明显改善宰前各种应激对鸡肉质的不利影响。应用此技术生产的黄羽肉鸡外形好、黄鸡肉色较好、肉质细嫩、风味极佳、货架期长,受到消费者欢迎,产生了显著社会效益。此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发挥黄羽肉鸡肉质和风味好的优势,提升黄羽肉鸡的养殖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对我国黄鸡优质化饲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此技术已在华南地区黄鸡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应用推广。2015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岭南黄鸡系列配套系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针对岭南黄鸡系列配套系形成了适用的种鸡及商品肉鸡健康养殖技术。包括种鸡育雏、育成、产蛋期各阶段的饲养技术规程及养殖要点等。同时,对商品肉鸡饲养管理以及饲养过程中消毒、免疫、用药及无害化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联系人:罗成龙

优质肉鸡效率育种关键技术

联系人:王艳

黄羽肉种鸡高效繁殖营养调控关键技术

主持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鸡无抗饲料与饲养技术

蛋鸭高效饲料配制技术

2015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适用于蛋鸭高效生产,建立了蛋鸭产蛋期营养需求参数1套,提出了低成本蛋鸭饲料配制综合技术1套,在不影响发挥蛋鸭生产潜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利用低成本非常规饲料原料,节约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联系人:郑春田

肉鸭健康饲养及促进采食的饲料营养技术

本技术大大减少了肉鸭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和药物的使用,节省成本、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肉鸭42日龄料重比达2.42:1,采食量提高了8%~11%,料重比降低5%~6%,本技术在广东、福建、湖北等地的20多家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推广。

蛋鸭营养需要及饲料高效配制技术

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提出蛋鸭育雏、生长、育成及产蛋期全程营养需要参数1套,适用于全国饲料企业或养殖企业蛋鸭饲料生产与养殖,为蛋鸭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参考。提出了低成本维生素应用技术,在确保蛋鸭健康生产基础上,可减少维生素使用30%以上,降低了饲料成本。

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

建立了以秸秆、麦麸、果渣果皮、豆渣、茶渣、糠糟类、餐厨垃圾等为代表的废弃物发酵及饲料化利用工艺,该项技术对设备要求低,可在开放式环境进行发酵,在实现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并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联系人:马现永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为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发了大麦虫转化农业废弃物(麦麸、果蔬残渣、秸秆等)、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饲料生产技术,重点对废弃物昆虫过腹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将其高值化利用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开发高蛋白昆虫饲料或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产品。

肉品质量安全绿色提升及评价技术

针对消费者对优良畜禽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优良的畜禽肉品质是建立在健康、安全、生态和注重动物福利基础上的高端畜产品的特性,开展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草药添加剂、微生态制剂、养殖环境等提高畜禽肉产品的生态健康养殖调控技术,开发改善肉产品品质和安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复配产品。同时建立合理、规范的畜禽肉品质评价体系。该项技术不影响畜禽动物生长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并且无化学制剂残留,为高品质畜禽肉生产保驾护航。

绿色安全替抗技术

为解决畜禽养殖行业抗生素过量使用问题,开发了大麦虫、柑橘中草药等天然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同时构建了全新的益生菌抗菌功能评价、发酵和冻干技术体系,并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优异的使用效果。

联系人:余苗

臭气减排和粪污处理技术

为减少臭气排放,从体内调节、体外降解两个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同时对粪污的微生物降解,昆虫转化等技术进行攻关,在减轻环保压力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开发了养殖场精准消毒技术,减少药物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联系人:邓盾

臭气检测及除臭菌株筛选除臭剂产品

畜禽养殖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

针对养殖企业对畜禽养殖环境严格控制需求的不断增加,本技术实现了畜禽养殖舍内环境参数(温湿度、光照强度、CO2、NH3、H2S浓度等)的实时感知,实时数据通过ZigBee模块无线传输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经PLC控制器的逻辑判断和分析决策后,对畜禽养殖舍内环境控制设备(风机、光照、水泵等)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同时PLC把接收到的数据同步转发给上位机,实现上位机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自动保存、溯源及分析。该技术具有成本低、配置灵活、易扩展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畜禽舍环境因子的测控、报警、通风换气自动化水平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保障畜禽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

动物疫病血凝HA/HI自动检测、分析一体化技术

可开展禽流感H5、H9、新城疫等所有血凝/血凝抑制试验项目的标准化、自动化检测,为动物疫病的常规监控及应急事件现场快速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对血凝或血凝结果判断准确率大于99.5%。已推广到省内的动物防疫机构、检验检疫和生物学领域的科研院校及规模养殖场等30多个单位测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目标用户在动物疫病检测、免疫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机构日常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应用前景广阔。

联系人:李书宏

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研制技术

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超微粉研制技术

依据中兽医理论,成功筛选出乌梅、黄连、大黄、苦参等抗鸡大肠杆菌病效果较好的复方中药,进行超微粉制剂的研制。本技术采用机械粉碎法,通过调节超微粉碎机的研磨压力及转速,制备粒径小于400目的单味超微粉,粉碎后的超微粉用0.04mm国家标准检验筛检测,合格后按一定处方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电镜检测,超微粉的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大多破碎成组织碎片,且大小分布均匀;光学显微镜检测,微粉组织细胞均被破坏,出现断裂或形成碎片,绝大多数细胞破壁,超微粉的溶出度显著增大。临床试验表明,复方中药超微粉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一定的药效,用药后超微粉与普通粉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及相对增重率。超微粉高及中剂量组的临床药效优于普通粉对照组。超微粉高剂量组与普通粉对照的剂量相同,但其死亡率显著低于普通粉对照组,而治愈率、有效率则显著高于普通粉对照组。

水产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技术

形成了营养素如氨基酸平衡的水产饲料营养物质高效利用技术,β-1,3-D葡聚糖、低聚木糖、有机微量元素硒和锌、乳酸菌和复合酶制剂等免疫调节技术、肠道健康改善技术,提高水产动物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抗应激能力和成活率。并建立了β-1,3-D葡聚糖、微胶囊氨基酸、维生素制备技术。为减排、低抗/减抗水产养殖模式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农业主推技术,入选广东省2019最受欢迎的10大主推技术。

联系人:黄文

黄颡鱼健康养殖营养调控关键技术

明确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能量、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B族维生素和硒的营养需求量,建立了黄颡鱼饲料利用率提高技术、体色调控技术、肠道健康改善技术、免疫和抗氧化应激调控关键技术。通过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推广应用,显著改善黄颡鱼饲料和产品品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推动了黄颡鱼饲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水产养殖抗氧化应激增强与免疫力改善技术

明确了10多种不同生物活性物质作用效果。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提出了6种生物活性物质增强抗氧化应激与改善免疫力的关键技术,并建立相应产品技术标准,为水产动物养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微胶囊化晶体氨基酸应用技术

可在凡纳滨对虾、罗非鱼、军曹鱼配方中应用,利于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可提高饲料原料利用率、蛋白沉积率,有效降低凡纳滨对虾配方鱼粉用量30%,军曹鱼饲料配方中鱼粉用量的15%以上。每年累计推广胶囊化晶体氨基酸产品200吨,推广应用于6万吨鱼虾配合饲料。该技术在降低饲料配方鱼粉用量、提高晶体氨基酸吸收和饲料利用效率、减少养殖水体的氮磷污染等应用前景广阔。2012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水产养殖减排放的低鱼粉、低蛋白饲料技术

明确了发酵生物饲料原料、非鱼粉动物蛋白(蝇蛆粉、黑水虻虫粉等)替代鱼粉使用效果,通过营养均衡手段,采用功能性氨基酸、酶制剂、诱食剂、免疫增强剂等技术,形成了低鱼粉、低蛋白饲料技术。

水产动物摄食营养调控技术

根据不同饲料营养特点,使用功能型生物活性物质,如功能型氨基酸、小肽类等物质,调控水产动物摄食。

水生动物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体系

由高效免疫增强技术、抗逆抗应激调控技术、促诱食促生长技术、甲壳动物蜕皮促生长调节技术、肠道健康微生态调节技术、氨基酸微平衡蛋白质节约技术”等组成,可使生长速度提高10%以上、成活率提高15%左右、降低饲料系数10%、节约鱼虾饲料配方鱼粉用量15%、平均降低生产成本200元/亩,应用前景广阔。

草食动物高效养殖技术

联系人:李大刚

华南地区发酵床养禽技术

本技术是基于控制家禽粪便零排放的一种养殖模式,利用微生物菌剂添加到木屑、谷糠、麦壳等有机垫料中,家禽排泄到垫料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无需对粪污进行人工清理,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经发酵床有益微生物作用后,排泄物转化的菌体蛋白供家禽食用,可补充营养需要,同时随着有益微生物菌株进入肠道后可产生多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符合养殖户追求健康快速生长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持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联系人:潘木水

鱼虾肠道健康菌群调控技术

根据不同水产动物肠道菌群构成特点,采用理性设计手段合理搭配不同菌株组合,优选具有益生功能的菌株作为菌种,开发出了一系列含有高活性复合乳酸菌菌、丁酸梭菌等益生菌产品,饲喂后可以改善鱼虾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提高鱼虾抗病能力,促进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持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联系人:王志林

优质生物发酵饲料高效稳定化生产技术

针对优质生物发酵饲料高效生产过程中面临突出问题,项目组开展了优质生物发酵饲料关键共性和核心技术的研究,重点突破了高效益生菌的筛选评价技术、多菌种发酵菌种的理性设计和科学配伍技术、好氧厌氧耦合发酵技术、大规模稳定化发酵技术、发酵饲料品质检测技术以及发酵饲料配套应用技术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产品具有酸香甜等特征,适口性好,有利于提高动物采食量,同时,产品中富含各种益生菌,有利于改善动物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蛋白原料的利用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低值农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

以杂粕、果渣、食用菌糠、白酒糟、柠檬酸渣等糟渣类农副产品为原料,选用优良微生物作为发酵剂,应用生物酶解+微生物发酵技术工艺,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实现农副产品高效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糟渣类饲用价值,发酵后可替代部分常规原料,降低养殖成本。

生物除臭技术

本技术选用特别筛选的具有高效除臭、除氨、产酸、产香的复合菌种,经过专门发酵工艺培养复合功能菌剂。有益活菌数种类和数量多,对物料进行快速发酵,降解有机物质、分解有毒有害气体。本品为纯微生物发酵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不引起环境污染,可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适用于各种产生恶臭和物料及环境,主要包括污泥、畜禽粪便、城市垃圾、作物与蔬菜秸秆堆腐、养殖场圈舍环境等。

THE END
1.畜牧与饲料科学《畜牧与饲料科学》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畜牧与饲料科学》入选中国农林核心期刊(2020) 《畜牧与饲料科学》继续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六版) 在线办公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在线期刊 摘要查看排行 被引频次排行 EmailAlert(电子订阅) https://nmxk.cbpt.cnki.net/
2.现代畜牧科技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现代畜牧科技杂志级别为省级期刊, 目前刊期为月刊。 现代畜牧科技杂志简介信息 现代畜牧科技杂志,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研究与综述、饲养与管理、饲料与营养等。于1973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https://www.youfabiao.com/xdxmkj/wenti/05.html
3.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的考试科目有哪些?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和畜牧兽医所的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具备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2023年的招生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和畜牧兽…… 1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科目是什么 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yxxx/135809/
4.ESI学科分类及期刊列表(2024年11月)这对于国内高校认识其学科在世界及国内所处的位置,从而提高其学科发展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ESI期刊列表一共包括22个学科分类:AGRICULTURAL SCIENCES(农业科学)、BIOLOGY & BIOCHEMISTRY(生物学与生物化学)、CHEMISTRY(化学)、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ECONOMICS & https://yjsc.czu.cn/2025/0103/c8741a154522/page.htm
5.畜牧与饲料科学《畜牧与饲料科学》1973年创刊,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 2获奖情况 编辑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内蒙古期刊奖、本刊MARC数据 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8178546
6.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刊物创刊于1973年,原刊名为《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年更改为现刊名。国内统一刊号:CN 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190;国际期刊代码(CODEN):XYSKAX。现为双月刊,正文页码12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http://www.imaaahs.ac.cn/html/qk/20230208/13362.html
7.畜牧兽医科学:饲养与饲料生产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畜牧、兽医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畜牧、兽医科学:饲养与饲料生产》题库,..http://www.91exam.org/exam/87-3479/3479597.html
8.畜牧兽医科学《饲料与饲养学》考试题与答案.docx畜牧、兽医科学《饲料与饲养学》考试题与答案 1、【填空题】饲料净能的测定可以通过测定()和()来求得。 本题答案:代谢能;食后体增热 本题解析:代谢能;食后体增热 2、【填空题】()是配合饲料生产的关键设备。 本题答案:混合设备 本题解析:混合设备 3、【单项选择题】微生物蛋白质饲料的优越性()。 A.生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117/7130065131004063.shtm
9.2024年畜牧行业前景分析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植物基饲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2024年版中国畜牧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畜牧行业的现状,全面梳理了畜牧市场需求、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以及价格体系。畜牧报告探讨了畜牧各细分市场的特点,展望了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并基于权威数据进行了科学预测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67/ChuMuHangYeQianJingFenXi.html
10.小学结核病防控工作制度16篇(全文)[1]高辉, 达来.牛结核病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5) :106-107. [2]杨贵清, 刘培德, 房拴柱.结核病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11) :166, 169. [3]许卫良, 虞青松, 王文庶.浅析奶牛结核病的检疫监测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11, 7 (6) :113-115.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ftmbn57.html
11.推荐)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岗 ) 面议 收藏 投递简历 主管直聊 博士人才网 (推荐) 500-1000人 10307 招聘岗位 0 招聘公告 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岗 )面议 河南-郑州 |不限经验 |博士及以上学历 https://www.boshizp.com/job/63166.html
1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22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王金勇,研究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王彦芳,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王立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张龙超,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https://ias.caas.cn/xwzx/tzgg/2ee52a4cef27443aaae828408bbc9d6e.htm
13.第三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即将在天津召开关乎动物降6、现代生物技术在饲料专用作物领域的创新研究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林敏 博士 7、全球乳酸菌资源及其对畜禽肠道菌群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研究 ——长江学者、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和平 教授 8、生物饲料发展对畜牧养殖产业带来的新挑战新趋势 http://www.zgdwbj.com/archives/42151
14.公民科学素质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生产规范化:建立规范完整的养殖档案,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