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一报告厅内,400余名师生为原四川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杨凤举行了追思会。
杨凤,曾任四川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凤,从1956年到雅安定居,在教学生涯和科研成果里,留下了诸多精彩。
杨凤生前工作照
回国到雅安任教
“杨老师,是我们营养所的骄傲!”当天,在杨凤的追思会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钟邦胜说。
钟邦胜并不是杨凤的学生,但他在收集整理有关杨凤的事迹时发现,“杨凤曾在美国留学,并与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一起回国”。
根据杨凤的回忆录和家人介绍,杨凤在到雅安前的经历也慢慢被众多学生所知。
杨凤的老家在云南省丽江县,他是纳西族人。
在西南联大和留美预备班学习时,去美留学他原是想学化工,临走时有人对他说,中国很缺农业人才,希望有人学农。
1945年,杨凤改学畜牧,进了美国一农工学院畜牧系大学本部。本科毕业时由于成绩优秀,被接纳为美国荣誉农学会会员,并获金质奖章。在读硕士研究生时,他原想到一位对养马很有研究的教授门下学习,但教授说,“你应该去学养猪,因为中国的猪很多”。
杨凤考入研究生院后拜在了一位著名的养猪学教授门下,学动物生产专业(养猪方向),获硕士学位。后又攻读动物营养学博士,学完了应学的课程达到了规定的学分。
1951年,杨凤即将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的时候,当时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讲话传到美国,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激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时,先期回国的华罗赓教授在美国《华侨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这些,都深深打动并影响了杨凤。
杨凤大受教育和鼓舞,也深感美国“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于是他决心回国。他的导师知道后十分惊讶:“你是不是疯了!”因为导师怎么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即将实现的美好前景,回到祖国……
在《华侨日报》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杨凤毅然放弃了在美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1951年10月回到了祖国。
回国初,杨凤调到四川大学农学院。
1956年四川农学院独立建院,他又从成都来到偏僻的雅安,一直工作生活到去世。
1986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任命杨凤为该校名誉校长。
动物营养科研成就卓然
“杨凤教授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猪营养与饲养的研究。”杨凤的学生们说,他在雅安工作期间,留下诸多有着动物营养学,尤其是猪营养与饲养方面的珍贵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中国人吃肉以猪肉为主,农民家家户户养猪,可是在1949年前农民养猪却吃不起猪肉。20世纪中期中国的畜牧兽医科技仍比较落后,猪的出栏率很低,农民养猪根本赚不到钱。
杨凤认为养猪对农民和国计民生十分重要,穷毕生精力于这项事业都是值得的。
上世纪50年代,养猪的大气候是以青粗饲料为主、精细饲料为辅,盛行“吊架子”(养一两年才出槽)的饲养方式。对此,杨凤凭着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良知,提出养猪应讲科学,改进饲养方式,走现代化养殖的道路。
1979年开始,杨凤科研进入黄金时代。
他制定了“四川猪营养需要(饲养标准)”和“中国猪饲养标准”。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杨凤主持了四川猪和我国南方猪的饲养标准的研制。前者在学术上突破了国际上猪营养需要标准的常规模式。
由于该标准贯穿和体现了先进的营养理论与四川养猪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生产中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四川养猪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配合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悉心培养学科接班人
“他教书育人,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拚搏,求实创新’的实践者,同时他以行动来感染、熏陶、培育年轻教师和学生。使人近朱者赤,见贤思齐……”在当天的追思会上,一位发言者这样评价杨凤。
对于这样的评价,他的学生们感同身受。
自1951年从教以来,杨凤一直把科研出成果教育出人才作为自己奋斗不懈的目标。
他长期以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寒暑假很少休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组织上给予的在北戴河等地休养度假的机会。他常给年轻人“开铺子(创造工作条件)、铺路子、搭梯子”。他为修建现代化教学科研所需的实验猪场,指导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指导论文试验设计,到现场检查试验情况,还给研究生上专业英语课。在他的带领下,一批中老年同志也乐做人梯,当铺路石子……
在该校的动物营养研究所里,有这样一份简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里十几名教学科研人员,先后有8位年轻人脱产学外语和上电大,7名年轻人出国。
曾与杨凤共过事的一些老同志回忆,杨凤为了做调查搞科研,他到过四川100多个县、乡,走过泥泞山径,住过鸡毛小店。他善于与人合作,团结人一道拼搏,既能挂帅做项目主持人,也能当好协作攻关的助手。
在四川猪饲养标准和中国南方猪饲养标准的研制中,前者他组织协调了省内40余个单位,30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后者,有4个省市近60个单位参加,均获成功。
1988年,杨凤受有关部门委托,主持制定了全国动物营养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生培养基本要求。
他主编的全国农业高校统编教材《动物营养学》1996年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翌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被列为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
从教以来,杨凤讲授过家畜生理学、养猪学、家畜饲养学、动物营养学等课程。自1964年起任硕士生导师,招收硕士生1人即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止。1978年恢复硕士生招生,1984年起招收博士生。迄今先后共培养出硕士生45人,博士生10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研方面,他和年轻人一道对猪营养中的国际前沿课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黄伟整理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