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农业稳产增产,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不断培育新动能,农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38亿元,同比增长3.0%。分行业看,五大行业“4增1降”,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4%、11.8%、-0.2%、5.9%和4.5%,分别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7、0.8、-0.1、0.1和0.5个百分点。
(一)种植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1、蔬菜产业稳健增长
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72.46万亩,同比增长3.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0.26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叶菜类产量45.18万吨,同比增长5.6%;根茎类产量34.21万吨,同比增长3.7%;白菜类产量24.71万吨,同比增长6.0%;葱蒜类产量15.60万吨,同比增长3.4%;茄果类产量9.41万吨,同比增长5.9%。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蔬菜(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扩大设施蔬菜种植体量与规模,发展形成了多条优质蔬菜示范带和优势产区。全市大力提升发展蔬菜种植水肥一体化栽培、多季连茬绿色生产水平。抓好常年连片规模蔬菜基地生产指导,重点加强城郊蔬菜基地管护。大力推广大叶香菜和四季香芹2个蔬菜新品种,并加强新品种推广和新技术培训。通过宏进农批市场“北上”供给区外湖南、湖北,“南下”供给大湾区如广东、深圳等地。
2、水果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园林水果产量15.12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柑产量6.98万吨,同比增长5.7%;香蕉3.87万吨,同比增长1.5%;橘2.07万吨,同比增长1.4%。近年来,我市通过项目带动、良种良法示范、设施升级改造和产销对接等措施,实现水果产业提质增量,水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一季度,全市完成木材采伐量138.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4%;植树造林16.45万亩,同比增长23.3%。今年,玉林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玉林市千亿林业产业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玉政办发〔2024〕2号)、《推动玉林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玉政办发〔2024〕8号)文件,全力打造玉林千亿林业产业和打造千亿香料产业。加强优质林木保障能力,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推进林地规模化经营、树种结构调整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不断提高森林蓄积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持续推进油茶、松脂、八角、肉桂、沉香、澳洲坚果、林源药材等原料林示范基地建设,以国储林建设为契机,指导国储林建设平台公司将林下种植中药材(香料)列入国储林建设规划,加快林下种植中药材(香料)产业发展。
(三)畜牧产能回落
一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22.28万吨,同比下降1.4%。主要产品生猪、家禽出栏分别同比下降2.4%和1.4%;牛、羊出栏量呈现“一减一增”,分别同比下降6.7%和增长2.6%;禽蛋同比增长16.2%。今年以来,畜牧业生产形势复杂。据农口部门监测信息,生猪均价7.1元/斤,整体平稳但仍在低位;仔猪价格由200元/头一路上涨至525元,养殖户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豆粕玉米价格持续下调至2022年以来的低位,饲料成本回落,猪粮比价由去年底的5.3提升至6.2,达到盈亏平衡点以上。
(四)渔业较快发展
一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3.15万吨,同比增长6.0%。其中,淡水捕捞同比下降6.7%;淡水养殖同比增长6.4%。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质高效现代渔业,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加快标准化池塘改造,推广微循环流水养殖、陆基圆形池流水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去年竣工投产的去年新建成陆基圆形池280个、工程化循环水(跑道式)水槽66条等一批高效高产生态型渔业设施有力地拉动一季度渔业生产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大统计”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玉林市市级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专项工作机制(试行)方案》(玉市统〔2024〕38号),聚焦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全过程管控,把握经济结构变化,掌握产业发展变动,防范化解统计质量风险隐患,努力实现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工作目标。
(二)挖掘释放产业发展潜能
(三)推动畜牧业稳健发展
建议畜牧生产主管部门紧扣畜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紧扣当下养殖场户急难愁盼的问题,紧扣未来畜牧业发展需要,在产业规划、资金政策、金融保险、技术应用等方面出台有力政策措施,推进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