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1982/9-1987/6本科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兽医1987/9-1990/6硕士研究生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预防兽医1994/9-1998/6博士研究生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病毒性进修情况2016/6--2016/10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兽医学院高访国家留学基金委课题2011/7-2011/10美国南达科他大学传染病研究中心和疫苗中心高访中国NSF和美国USDa课题合作2010/10-2011/2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高访美国USDA课题合作2008/8-2008/11美国宾夕法泥亚大学兽医学院高访美国USDA课题合作2006/4-2006/11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动物科学系和加拿大奶牛乳房炎研究协会助理研究员加拿大奶牛乳房炎研究协会课题合作2001/4-2004/1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美国USD高新技术专项课题工作简历2005年7月至今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博导、预防兽医系主任1998年6月至2005年7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微生物教研室主任、预防兽医系副主任1998年9月至2001年8月扬州大学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兼法人代表1994年6月至1998年8月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讲师1990年9月至1994年8月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和领域1病原微生物和动物机体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2动物病原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和预防控制;3兽用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制和应用2研究简介近几年侧重于动物微生物病原如猪大肠杆菌,牛和禽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牛呼吸道病毒病病原(BHv和BVDV)分子特性和宿主互作研究。在益生素方面侧重在大肠杆菌益生菌的遗传修饰,益生菌的应用基础研究。禽病主要在小鹅瘟病毒、鸡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病原感染。研究病原菌黏附素(菌毛和鞭毛)与宿主细胞表面大分子受体相互作用的精确机制是防控病原菌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关键一-步。通过粘附素受体封闭/阻断上皮细胞受体与病原细菌的结合技术,在体外建立预防和阻断仔猪肠道细菌性感染的新技术、方法和关键策略。与常规抗生素、抗细菌、病毒疫苗和基因工程苗(阻止病原在体内的感染)相比较,旨在最直接、高效抗仔猪细菌性感染腹泻,开辟出一条非抗生素治疗的、广谱的、全新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策略和预防途径
世界禽病学会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第一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大动物病专家组副组长,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同行专家组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基金委--审、二审专家。亚洲兽医病例研究,中国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中国家禽杂志,微生物学报等国内多种专业核心期刊编委。Frontiersin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EpidemiologyandInfec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编委。山西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和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兼职教授。20多种英文杂志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