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物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1、肿瘤药物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具有生长迅速、侵袭性高、易发生转移等特点,对人体危害极大,即通常所称的癌症。
我国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多,发病、死亡数持续上升,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从2014年的384.4万人增加到2018年428.5万人,预期到2024年将增加到498.6万人。
在各类高发病率的癌种中,肺癌、肝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为我国发病率居前五的癌种。其中,我国肿瘤患者最多的癌种是肺癌,新发病例超过80万人/年;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每个癌种新发病例均超过40万人/年;乳腺癌新发病例约30万人/年。
由于目前癌前筛查普及不足,临床用药相对国外落后,以及我国大多居民收入水平无法支付昂贵的肿瘤治疗药物,因此,我国癌症患者在生存率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癌症患者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医疗卫生水平需求不断增长,预示着我国对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肿瘤治疗方式发展历程
近二十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突飞猛进,从传统的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发展到分子靶向药物和最近几年的免疫疗法。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成为应用最广的肿瘤治疗药物类型,使肿瘤治疗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最初的肿瘤治疗方式,手术治疗能够用于一部分恶性实体瘤,然而却无法应用于转移性恶性肿瘤和血液癌症,且手术切除给病人造成较大身体创伤,亦存在术后复发问题。化疗药物及放射治疗带来了癌症疗法的第一次变革,它们的出现为更多的癌症适应症带来了可及的疗法。化疗药物的典型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胞周期,延缓或彻底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化疗药物是一种系统性肿瘤治疗药物,虽然目前仍广泛用于各种肿瘤,但其副作用严重,在晚期癌症治疗方案选择时由于病人身体状况较差,难以承受严重副作用而受限。放射性疗法则是利用高强度的射线定点杀伤肿瘤,其治疗手段仅限于实体肿瘤,且对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治疗效果有限。
自2000年初以来,靶向治疗药物(如小分子药物和单抗)的开发取得巨大突破,极大地改变肿瘤治疗选择。靶向药物往往通过干扰或阻断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特定细胞内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干扰肿瘤生长的微环境。
近年来,随着对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治疗新靶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细胞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主动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肿瘤抗原激活针对肿瘤的直接免疫效应,被动免疫治疗主要激活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生物活性因子、单克隆抗体等。
最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干扰“免疫检查点”使机体和免疫系统恢复其发现及控制肿瘤细胞生长、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在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迅速成为肿瘤治疗方案中的重要选择。同时对肿瘤微环境进行调节以抑制肿瘤的研究亦取得长足进展。肿瘤微环境是指除了肿瘤细胞以外的炎症细胞和和肿瘤间质中其他细胞物质共同构成的微环境。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具有促肿瘤效应,包括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诱导肿瘤免疫耐受/逃逸及治疗抵抗,或者上调蛋白酶降解黏附分子、去除生长屏障、促血管生成和上皮间质转化等增强肿瘤浸润转移。
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单药治疗仍然存在疗效的局限性,目前多项临床试验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开发合适的联合治疗组合将是未来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未来肿瘤治疗呈为多药联合的趋势,即通过多药的多种作用模式和机制治疗肿瘤,包括靶向肿瘤微环境、癌细胞信号传导过程和全身免疫系统。
3、肿瘤药物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1)全球肿瘤药物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增长迅速。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83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6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7%,高于全球总体医药市场的增长率。2021-2026年间,预计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将按10%的年均增长。
2015-2020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2)中国肿瘤药物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
虽然我国医药行业理论市场规模巨大,但是受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因素限制,国内肿瘤药物市场仍以进口药和化疗药物为主,上市的创新药也多为Me-too、Me-better药物。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创新药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创新程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中国肿瘤药物市场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12.8%,2018年达1,575亿元,占药品总销售额10.3%。预计于2023年达到3,168亿元。
4、肿瘤药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肿瘤患者数目以较快速度不断增加,因此全球和国内的肿瘤药物市场均将继续增长。此外,国家产业政策将治疗恶性肿瘤药物产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对抗肿瘤药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肿瘤药物方面,目前国际上新药推出频率加快,尤其是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药物加速发展。此外,基于肿瘤的复杂发病机制和多信号通路交叉的特点,采用联合疗法来治疗肿瘤与传统的单一疗法(只使用一种药物或方法)相比,往往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亦减少。
随着创新药企持续创新的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肿瘤药物市场结构将会从以进口药和创新水平较低的Me-too、Me-better药物转向创新水平较高的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同类最优(Best-in-class)。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概念及定义
二、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第二节最近3-5年中国抗肿瘤药物所属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成长速度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五、风险性
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三节抗肿瘤药物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抗肿瘤药物行业产业链简介
二、抗肿瘤药物行业上游原料市场分析
三、抗肿瘤药物行业下游市场分析
第二章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抗肿瘤药物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抗肿瘤药物产业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抗肿瘤药物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抗肿瘤药物技术分析
二、抗肿瘤药物技术发展水平
三、2017-2021年抗肿瘤药物技术发展分析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全球抗肿瘤药物所属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状况
一、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规模
二、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产品结构
三、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区域分布
第二节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竞争情况
第三节主要国家抗肿瘤药物发展状况
一、美国抗肿瘤药物物发展状况
二、欧洲抗肿瘤药物物发展状况
三、日本抗肿瘤药物物发展状况
四、新兴市场抗肿瘤药物物发展状况
第四节全球抗肿瘤药物发展趋势预测
一、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趋势
二、全球抗肿瘤药物企业竞争趋势
三、全球抗肿瘤药物产品竞争趋势
第二部分行业深度分析
第四章我国抗肿瘤药物所属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抗肿瘤药物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第二节2017-2021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现状
一、2017-2021年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1、我国抗肿瘤药物营业规模分析
2、我国抗肿瘤药物投资规模分析
3、我国抗肿瘤药物产能规模分析
二、2017-2021年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分析
1、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研发情况分析
3、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各渠道用药情况
三、2017-2021年中国抗肿瘤药物企业发展分析
1、中外抗肿瘤药物企业对比分析
2、我国抗肿瘤药物主要企业动态分析
第三节2017-2021年抗肿瘤药物市场情况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总体概况
二、2017-2021年中国抗肿瘤药物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第五章我国抗肿瘤药物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2017-2021年中国抗肿瘤药物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2017-2021年中国抗肿瘤药物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