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12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徐福田及市人大农委组成人员对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畜牧局、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汇报,调研组的同志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畜牧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部署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大市和打造沂蒙健康养殖品牌为目标,加大措施,强化服务,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80亿元,肉蛋奶总量达到232.77万吨,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确立了“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大市,打造沂蒙畜牧品牌”的发展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全市畜牧业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市政府从2010年起在全市畜牧系统中全面开展了县乡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到目前已有12个县区完成或基本完成了改革工作,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各级按照市政府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畜牧业的部署要求,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行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场(区)的“三退一进”饲养模式,开展了“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示范小区(场)”创建工作,争取各级扶持资金6.9亿元,对608个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改扩建。到目前为止,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3318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分别达到19家、51家和862家,各项指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对于促进畜牧业优质高效及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努力发展,全市各种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种畜禽场98家,其中,种猪场36家,种鸡场27家,种鸭场11家,种兔场13家,种鸽场1家,特种动物1家,奶牛9家。莒南县在18处乡镇兽医站和92个重点村建立了生猪人工授精站、点,并通过建立生猪人工授精合作社,整合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系紧密的生猪人工授精服务体系,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得到了农业部和省畜牧兽医局领导的高度赞赏。
(四)生物环保养殖新模式效益显著。生物环保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在引进这项新技术后,经过试验示范、技术完善,总结经验,探索出了符合临沂发展的生物环保养殖新模式。目前,全市生物环保养殖场户已发展到4002个,发酵床面积412.2万平方米,存栏畜禽1381.5万头只。全市生物环保养殖覆盖面达到63%以上,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继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生物环保养殖技术的推广,不仅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且实现了养殖业对环境的零排放、零污染和农业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据测算,在品种、饲料、管理和防疫同等条件下,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技术,每出栏一头商品猪,比工厂化普通养猪增值90元以上,每只用生物环保养殖法饲养的肉鸭羽毛价格要比传统饲养的多卖1元多,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省委、省政府领导均对我市生物环保养殖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六)畜牧业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防控和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全市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都保质保量地完成省下达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防疫任务。广泛深入开展了“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养殖环节中的鲜肉和肉制品等六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活动,严把了产地、屠宰、运输、市场四个检疫检验关口,加大了执法检查工作力度,有效的规范了生产和市场秩序,净化了畜牧业生产环境,在国内外畜产品安全事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峻形势下,全市未发生一例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加快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建议
当前,畜牧业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全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跨越,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市是农业大市,有养殖的传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产业关联食品、饲料、毛纺等行业,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业富余劳力、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增加农村产业内涵。此外,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膳食结构的调节,保障畜牧产品供给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及畜牧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畜牧业的发展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收入翻番的大事来抓。要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的各项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层层分解,明确职责,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和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全力推动我市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