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制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地方经济新浪财经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和区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70家,其中,国家级18个,乳、肉、粮油、饲料的加工能力分别达到400万吨、120万吨、710万吨、550万吨。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30亿元,全区近30%的农牧户进入产业链条,带动了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增长。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联系只局限在生产、加工、销售上,而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联系较少,导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能完全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其中,产业化经营中的联合利益机制不规范、不稳定,对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很大,除了政策、市场、价格等因素外,以下原因对产业化经营中的联合利益机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产品本身特点造成的影响

一是农畜产品的专用性。如果农畜产品如马铃薯、甜菜等的专用性越高,就越容易形成产业化经营。

二是农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如种子行业等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资产所有者为了保持其技术秘密,往往选择纵向一体化进行生产。

三是农畜产品的耐储性。如鲜活易腐的农畜产品,如果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生产者就不会冒险进行生产;而对于那些以易腐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为了确保原料稳定供应,减少企业的市场风险,加工营销商往往也有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动力。

四是农畜产品的品质差异性。如果农畜产品品质的差异性很小,农畜产品的品质对于加工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小,企业一般缺乏一体化经营的动力;相反,加工经销商为了自己所需要的特殊品质的农畜产品就需要考虑与农畜产品生产者进行紧密地连接。

二、分散性生产造成的影响

农牧业生产的分散程度对于实行农牧业产业化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原料生产距离较近,企业在信息传输、产品运输以及生产监督等方面都较容易,进行产业化经营在内部组织方面所增加的成本较小。相反如果原料生产距离较远,其组织成本就较高。

三、加工企业规模是否最佳的影响

不同农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不同的最佳经营规模。如果加工企业的最佳规模很大,扩大规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加工企业就有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愿望。相反,加工企业就不愿意实行产业化经营。

四、市场需求变化对产业化联营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追求营养和口味,同时强调方便和享受,对农畜产品需求呈现更多样化的趋势。这从客观上要有更多的加工食品出现在市场上,食品加工商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有相应多样的原料,为了节省在市场上搜寻适合原料的费用和避免原料供给不稳定的风险,食品加工厂商就愿意与农畜产品生产者进行较紧密地联结。

促进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出发,围绕有利于调动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两方面积极性,明确基本原则,加强政策引导,培育中介载体,逐步使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应明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目的和原则

农牧业产业化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新型的经营制度带动农牧业发展和带动农牧民致富。所以,建立利益分配机制的目标和原则应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目的的具体体现。建立利益分配机制的目标应是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成为各利益主体致富的利益共同体。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权利平等的原则;二是让农牧民合理得利、反哺农业的原则;三是增加积累,壮大龙头企业的原则;四是有利于农牧民、龙头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五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围绕这一目标,按照上述原则,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调动龙头企业、农牧民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加强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基地两个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加工流通业的发展。

2、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对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3、培育利益联结机制运作的组织载体

实践表明,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实施利益联结机制,迫切需要一个中介组织参与,代表农牧民同龙头企业对话,协调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关系。当前,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应大力发展和培养模式多样的经济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利益分配机制运作的载体。发展和培养经济合作组织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突破所有制、行业、区域等种种限制,拓宽服务领域。在组织上应是一种合作性质的,或由农牧民选举组成,或由农牧民自愿组成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不搞强迫命令,不定一个模式,在发展中规范。在政策上,政府可考虑给予其适当资金支持和税费减免。

4、引导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更新利益取向观念

要引导利益主体随着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创新,不断更新观念,树立互利互惠、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利益取向。一是要变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总体利益最大化,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总体利益和不同主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变只顾眼前利益为谋求长远利益,龙头企业与农牧户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立足于长远,谋求发展给双方带来的共同利益;三是要变利益主体追求单方得利为互惠互利,是龙头企业与农牧户间继承互惠互利的关系。

THE END
1.畜牧业发展条件:探究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其次,地理环境也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如草原、荒漠、高山等地区,因地形和人口分布相对分散,畜牧业生产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二、经济条件 经济因素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首先,畜牧业的发展十分依赖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畜牧业生产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https://b2b.baidu.com/q/aland?q=193A0D081B7C7E6B1C70053C75376A73057477761A790625193A0D081B7C7E6B1C707C0D1B3B0211&id=qidbf7954afe04917d686d4889dce0ed0d6&answer=1521208329229799537&utype=2
2.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及改革建议行业动态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及改革建议 畜牧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畜禽饲养量和饲养质量、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制约畜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环境、疫病防治、旧观念制约、市场http://m.xumurc.com/weixin/newsshow/26312?ivk_sa=1023345p
3.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选十篇)应用DEMATEL方法,分析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构建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影响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既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横向过程,也包括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纵向过程。考虑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设计出包括三个层次、12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hvn94p.html
4.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1)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2)工业分布:本区的工业中心众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主要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伦敦地区和英格兰中部地区。 5、传统的畜牧业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95065_217444668.html
5.畜牧业发展问题12篇(全文)随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也日益丰富, 对生态环境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 迫使传统的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 应分析制约生态畜牧发展的诸多因素, 并对诸因素的不同特点要分类分析, 寻找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 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bqn4vmx.html
6.我国的农业.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农业,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气候C、地形D、光照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b68c08bb273597bab1e477e7dc93a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