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河南县立足三大特色畜种发展生态有机产业牦牛欧拉

央广网西宁8月8日消息(记者张海东)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拥有生态畜牧业有三宝,即雪多牦牛、欧拉羊、河曲马。生态畜牧业是河南县的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占河南县GDP的“半边天”。

河南县雪多牦牛(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河南县通过不断的品质改善,雪多牦牛和欧拉羊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均获得了“有机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名特优新产品认证”,雪多牦牛也荣登全国“土特产”推荐名单。

河南草原牧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河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才让介绍,河南县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这一名片。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立足三大特色畜种研发奶肉骨皮毛绒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有机产品330余种,完成26项144类商标注册,雪多牦牛、欧拉羊等14个肉乳系列产品获中国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目前已经进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正在开拓迪拜等国际市场。

河南县自2013年开始打造有机产业科技园区,目前初步形成了包含饲料加工厂,兰龙雪多牦牛保种场、多松万只欧拉羊和柯生乡无角欧拉羊养殖基地,青甘川交界地区活畜交易量最大的河南县活畜交易集散中心,三江牧场冷鲜肉,夏日达哇牦牛肉干,青清海牦牛肉饺子,启龙牧场牦牛乳品、秀甲牦牛乳清饮料、乐乐玛和优牧文创毛绒产品等齐备的生态畜牧业产业链。

河南县欧拉羊(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河南县河曲马(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河南县发展特色畜牧业品牌(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依托特色畜牧业发展一系列“河南品牌”(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THE END
1.四川多举措护航牦牛产业发展加强卧圈种草、优质饲草基地和打贮草基地建设,提高优质饲草生产供应能力;加快构建中央、省、市(州)、县财政支持,牦牛保险承保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层级、多主体”的防灾减灾体系,将牦牛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措施》也聚焦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两个重点领域并予以支持,筑牢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http://www.moa.gov.cn/xw/qg/202410/t20241031_6465429.htm
2.好品中国高原畜牧业,再添“牛劲”经济·科技好品中国|高原畜牧业,再添“牛劲”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柴达木、可可西里 巴颜喀拉、唐古拉 雪豹、藏羚羊、藏狐 …… 不管是否到过青海 相信对这些意象一定不陌生 而牦牛、藏羊、青稞等 则构建起了人们 对青藏高原的另一重向往 “三江之源” “中华水塔”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0922/c1004-40325377.html
3.青海甘德:牦牛产业惠就新图景近年来,甘德县坚持把“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五个十万”目标,按照巩固“当家产业”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发展思路,深入实施“甘字号”品牌计划,构建起了以“甘德牦牛”“甘德藏羊”原产地地理标识为主的区域公共品牌体系https://www.qhhnnews.com/qhyw/2024-09-20/47349.html
4.青海:建设现代牦牛产业体系以牦牛驮起高原畜牧经济最新数据显示,青海存栏牦牛480.97万头,占世界牦牛的32%,居全国首位。省内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数量达到961个,牧户入社率达72.5%,牲畜整合率达到67.8%,草场整合率达到66.9%,探索出“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多种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理顺草地畜牧业生产关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体制上闯出一条符合青海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sGoTllaAZL9hx4Wl90NI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