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我国肉牛产业为何仍处微利状态?2023年有哪些发展建议?信息公开

由于国产牛肉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生产与流通成本的涨幅、波动频度较大,产业整体效益处于微利状态。因此,“小群体、大规模”仍是我国肉牛牦牛产业的主体生产方式,是我国牛肉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的基础,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基本模式。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在总结2022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时表示。

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肉牛“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特点不仅使肉牛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而且成为很多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曹建民认为,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强肉牛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但作为养殖主体的中小规模养殖户获得的支持相对缺乏,其养殖技术、风险防控能力、盈利能力等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引导和支持。

曹建民表示,高成本是我国当前肉牛养殖的短板,降低养殖成本是未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挑战。建议各地区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情况,支持差异化低成本肉牛育肥模式的探索和技术推广。对于农区的直线育肥高效出栏模式、山区的阶段化低成本饲养技术、地方黄牛差异化育肥技术等方面的探索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倾斜。

对此,曹建民进一步建议对存量巨大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开展积极的普惠性扶持政策,加强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培训,提高适度规模养殖户标准化、机械化水平,提升养殖效益。鼓励各产区创建新型的“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农户的成本优势,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对主产区有特色的“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曹兵海分析2022年度我国肉牛牦牛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在牛肉进口量继续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存栏头数、国产牛肉价格和产量的增势趋于平缓。主要是国产牛肉受到了进口牛肉量价两方面的挤压和“疫情”影响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二,与母牛提质增栏成为强化产业基础的着力点同步,未能充分发挥繁育效能而被育肥肉用的母牛数量明显增加。第三,市场表明了“增产”“增效”“提质”“多元化”四个明显的刚性需求,同时用较为稳定的牛肉价格释放了“开源节流、节本降本”信号。第四,生产经营必须遵循低成本的铁律,唤起对“逐水草而居”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就地、就近、就便”的低成本原则,在各种规划、各类经营以及物料生产和管理上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实践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雅介绍,虽然我国肉牛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得到了快速完善和提升,但与产业需求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还有诸多方面需要下力气研发:育种基础工作仍然薄弱,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总体规模小,育种核心群数量小,引进品种本土化选育效率不高,对培育品种持续选育力度不够,联合育种机制不完善,地方品种优良特性挖掘利用不足等制约肉牛种业发展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随着国家《种业振兴行动计划》、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畜禽育种联合攻关等重大行动的推进,我国正在形成地方资源的保用结合、以用促保,培育品种性能逐步提高,引进品种聚焦应用的用种态势。

李俊雅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内,全国肉牛总的品种格局依然是杂交群体为主,地方黄牛、牦牛、水牛为辅的生产结构。杂交群体中,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体,其他依次为夏洛莱、安格斯、利木赞及其他进口品种与我国黄牛的杂交后代。自主培育品种华西牛品种选育与扩群工作有序推进,推广的面积正在逐步扩大,有望成为我国牛肉生产主导品种。肉牛种业受到各级地方政府重视,新品种培育与遗传资源利用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利促进地方区域性特色肉牛产业发展。在实用技术研发层面,品种登记和育种核心群规模逐步扩大,后裔测定规模将逐步加大,多品种基因组选择技术研发势在必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联合育种机制将不断探索创新,核心种源进口替代率将快速提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之盛说,随着疫情管控的调整、交通和物流、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本地化低成本饲草料资源提质增效开发利用、提高母牛良繁良饲,推广示范母犊一体化饲养技术、推动养殖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促进种养循环、绿色低碳高效养殖。随着肉牛差异化、精准化饲养等产业技术的集成度提高,人工智能、智慧牧场应用继续扩大,进而从技术层面继续支撑饲料转化率和牛肉品质的不断提高。同时,产业前端的饲草料成本的控制、后端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超大型牛场的资金和管理运行成本等仍将制约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水平和比例持续提升,基于重视产业链前端和产品市场终端的肉牛牦牛全产业链发展的盈利养殖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李俊雅认为,以提高肉牛牦牛生产效率为目标,筑牢基础与前沿研究并重,坚持自主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立足我国主导品种群体优势和地方品种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选育和高效利用,夯实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等育种基础,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研究并建立多品种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效持续联合育种机制创新,促进实质性联合育种,加大种质市场检查监管力度,强化核心场的疫病净化措施,全面提升肉牛种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王之盛介绍,今后一段时期,饲料、营养及饲养管理领域生产技术效果的凸显,将从单一技术转向技术的系统性适配集成。糟渣、秸秆、菌糠等副产物饲料将在物理加工技术上进一步融合生物发酵技术;营养需要将构建更精准的预测模型促进精准饲养;禁抗和低碳减排促进功能性添加剂进一步发展;支持母牛围产期营养及犊牛健康饲养营养调控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从阶段营养调控向全生命周期营养调控发展;肉牛牦牛差异化育肥技术、牦牛舍饲错峰出栏及其生产模式进一步推广。强化对饲料等投入品安全监管技术和产品质量溯源的监管技术进一步提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牛场饲养管理水平。

孙宝忠则建议,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社、新型养殖主体挖掘肉牛产业特色,自主或联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近年来,有关国家奖补地域性产业集群、产业园、特色小镇建设举措的实施已有效地增强了各产区肉牛全产业链各环节集成研发、品牌打造能力。但由于我国规范化、规模化屠宰加工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低弱,企业多处于低盈利,低竞争力的保生存、求发展状态,尚难以像众多猪鸡屠宰加工企业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新产品、联合开展品牌深度打造。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牛肉及其制品是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价值链实现的终端产品,也是全产业市场效益回报的主要受体。其市场地位、消费声誉不仅影响屠宰加工业本身市场效益回报,而且也直接影响其前端肉牛养殖各环节效益水平。为此,非常有必要强化肉牛全产业链终端产品畅销、高效新产品研发及其品牌打造,如鼓励扶持肉牛屠宰冷链生产物流体系建设一样,在政策、资金与工程建设方面予以扶持,在税收方面予以适度减免。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专家解读】:我国肉牛产业为何仍处微利状态?2023年有哪些发展建议?

THE END
1.养牛行情深度分析,市场趋势与前景展望品牌中心养牛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畜牧业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养牛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牛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养牛的现状 1、市场规模:随着人们对牛肉的需求持续增长,养牛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牛肉消费https://www.bjljykj.com/post/2130.html
2.目前国内养牛现状,预测未来养牛的大趋势!从上世纪农村家家户户养牛,到现在草原、山区以及农户繁育,集中育肥,养牛业不断的变化着。养牛人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先搞清楚今后养牛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养牛现状 1.良种化程度不断加强 随着外来良种肉牛品种的引进,以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良种肉牛来改良当地黄牛。现在东北地区、内蒙地https://www.chilechuanfeed.com/html/technology/article/851.html
3.2023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回顾与2024年展望审慎推行“禁牧”措施,科学适度放牧,努力提升荒山、草坡、草地、田间地头等饲草类资源有助于降低我国肉牛饲养成本,同时应千方百计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在养牛业中的利用效率,中国牛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升级,通过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将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https://cattle.caaa.cn/html/cattle_hd/cattle_hybg/2024/0326/1020.html
4.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养牛的历史悠久,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伏羲氏就教民饲养六畜,从那时起养牛业即开始发展。下面我们谈谈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问题,供参考。 一、中国人养牛的历史 据资料记载,中国早期先民养牛最初是作为肉食,到黄帝时代(公元前2700年)开始用牛挽车,商代时已将牛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359799.html
5.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期刊摘要:我国的养牛业从传统的耕役向现代肉牛育肥转变,养殖模式由一家一户逐步向适度规模转变,正是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动和市场对牛肉产品的旺盛需求,促使我国养牛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个转型期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养牛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1)制定肉牛发展的扶持政策;(2)管理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mzz201208002
6.2024年牛养殖牧场未来发展趋势2024一、我国乳品行业发展现状 二、我国乳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我国乳品行业供需分析 四、我国乳品行业产量分析 五、乳制品行业进出口分析 第二节 牛肉行业分析 一、肉牛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二、不同层次牛肉市场分析 三、牛肉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四、中国鲜牛肉进出口分析 五、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 牛养殖牧场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1/NiuYangZhiMuChangWeiLaiFaZhanQuShi.html
7.南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行业动态南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在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组织了肉牛产业南非考察活动,希望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寻找与南非肉牛产业新的合作机会,促进中国与南非在肉牛产业开展合作并实现互利共赢。 1、南非发展概况https://www.zcqtz.com/news/205786.html
8.牛养殖业(精选十篇)目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步伐不快, 养牛业还存在着小、散、低的局面, 肉牛饲养以农区、山区农户分散饲养为主, 占养牛的70%左右, 大中规模的养牛场很少, 一般农户饲养一到几头, 或者是几十头。肉牛的养殖规模小, 集中化程度低, 养殖方式粗放, 还停留在游牧式的传统养殖方式上。发展大型专业型的肉牛育肥场和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ql87w8.html
9.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热点透析牛羊业篇++阳光畜牧网上述情况说明,我国肉牛产业虽然取得了初步发展,但产业化程度较低,组织体系尚不完善,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技术升级缺乏必要的支持,社会认知度较低,影响市场的能力有限。 2008年度我国肉牛产业热点透析 冰雪灾害对肉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008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的冰雪灾害,雪灾对养牛业影响非常严重,华南、http://www.ygsite.cn/m/show.asp?id=5218&pageno=1
10.畜牧范文12篇(全文)五是为加快我市养牛业的发展,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我局于年代市政府拟草的《关于促进养牛业发展的意见》,已于年5月17日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该文件下发后,将从资金、技术、科技等方面对全市养牛业的发展给予重点扶持。 (五)切实抓好畜牧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8hqivs1.html
11.探究养牛国家补贴政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究养牛国家补贴政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养牛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牧业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肉类和乳制品,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乡村活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对于高标准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养牛国家在保证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如何通过补贴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i-xun/533421.html
12.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20240417220202.pptx目录CONTENTS畜牧业概述畜牧业的现状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畜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畜牧业的未来发展策略结论与展望 01畜牧业概述CHAPTER 畜牧业是指人类通过饲养、繁殖、管理各种畜禽以获取肉、蛋、奶、毛皮等动物产品的生产行业。畜牧业定义根据饲养对象的不同,畜牧业可分为养猪业、养牛业、养羊业、养鸡业、养鸭业、养鹅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7/7102060164006065.shtm
13.听课笔记完整版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秸秆产业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二、国内外低碳牛业发展现状对比 国内:近年来,我国养牛业发展迅速,但低碳牛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养牛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一些大型养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采用先进的节能减http://www.chinafeedm.com/h-nd-2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