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特高压工程建设现状与未来投资展望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未来将加速发展特高压工程和配电网智能化。“十四五”规划投资将向配网侧倾斜,投资占比有望提升至60%以上,特高压产业链上下游有望高度受益。

今年以来,特高压输电通道等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任务加速落地,特高压建设在经历2022年的放缓后,有望在2023年迎来提速。此前,国网明确提出2023年年内开工“6直2交”,直流开工数量为历史最高值。

消息面上,国家电网年内将建成投产驻马店-武汉交流工程,推进金上-湖北、宁夏-湖南直流工程、武汉-南昌交流工程、黄石变电站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开工陇东-山东、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扩建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特高压建设持续推进。

据悉,一般特高压平均建设周期约为1.5年至2年,有分析称,按照此前“十四五”规划线路,最晚不能晚于2024年上半年开工,预计2023年特高压工程将密集核准开工。

中国气象局显示,5月29日至31日是此轮高温天气过程的最强时段,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四川等地部分地区气温超过37℃。截至5月31日,南方地区57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刷新历史同期极值,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超过历史极值。其中,因高温天气持续,广州、深圳电网负荷破纪录。

今年用电高峰提前“杀到”,预计5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用电负荷、用电量同比将实现较大增长。

但是,今夏电力供应仍然偏紧,局部区域将出现缺口。根据中电联预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9.15万亿千瓦时,全年增速在6%左右。2023年正常气候情况下,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为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近1亿千瓦。

分析人士表示,面对用电负荷增大的趋势,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十分紧迫。智能电网是电网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充电桩等新型负荷的加速接入,在各个环节带来了电网智能化升级的需求。

尤其是在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的改变势必将带来电网能力不足、发电和用电功率不匹配、电网完全稳定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新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发展电网灾害智能感知体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对偏远地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电网智能化建设迫在眉睫。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电力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要发挥智能电网延伸拓展能源网络潜能,推动形成能源智能调控体系,提升资源精准高效配置水平。以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电网发展,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意义非凡。

近年来,国家电网不断提升电网投资比例。2020年,国家电网完成投资4605亿元;2021年,国家电网完成电网投资4882亿元;2022年国家电网投资为5012亿元,首破5000亿元。

2023年将继续加大投资,其中国家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投资方向聚焦于电网数字化转型、抽水蓄能、特高压等重点建设领域。“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将达到2.23万亿元。根据《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两网合计投资超过2.9万亿元,高于“十三五”期间电网总投资。

电力设备市场有望扩容

“特高压电网是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关键一环。”张丽洁认为,未来伴随着上游多种新能源发电的占比提高,在下游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对电力需求更高的背景下,特高压产业将实现稳步发展。

据西南证券测算,“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投资3800亿元左右。根据新能源外送50%测算,交直流投资需求有望超出规划预期。此外,在特高压混合直流、柔直背靠背以及深远海上风电送出背景下,预计“十四五”期间换流阀、IGBT、晶闸管等市场总需求在450亿元。

此外,有市场机构分析称,电网投资主体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未来几年我国将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网建设将进入配电网侧智能改造的高景气度周期,在此背景下,智能化电力技术装备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随着电网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已有上市公司明显受益,由于两网智能用电产品招标量和招标额都大幅增长,煜邦电力2022年智能电力产品收入达4.3亿元,同比增长67.45%,且公司认为智能电能表及终端设备正处于轮换周期中,考虑到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接入配网都需要加装智能电表,因此,物联网电表不仅有存量替代市场,还有可观的增量市场。

金冠电气也表示,2023年公司避雷器业务在特高压投资加速的背景下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来看,特高压线路建设与改造正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应用,对于一些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新技术的应用比较迫切。”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看来,目前智能电网是电网建设持续投入的趋势和方向。

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目前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加大了电网侧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投入,例如在智能巡检领域,加大对无人机、机器人巡检的研发力度。天风证券测算,预计至2025年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突破百亿元。

THE END
1.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公共安全领域关于无人机的国内外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无人机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实现不载人飞行,广泛应用于农业、地理测绘、物流运输、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本文将深入剖析国内无人机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https://blog.csdn.net/dong2010hong/article/details/142712055
2.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20240122213459.pdf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pdf 原文免费试下载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毕业设计(论文) 植保无人机的进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学航空学院 院: 飞行器制造工程 专 业: 卢杰文学163701101410 号: 姓 名:张家峰副教授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22/6010150111010040.shtm
3.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资讯中心首先,本文在总结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农机装备、农用无人机遥感及农业物联网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需求和市场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通过技术产业调研分析,对农业传感器产业化、市场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最后,凝练了农业传感器产业领域的16项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41203/756984.shtml
4.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锐观网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加快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而作为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融合发展的无人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已经走在全球前列,其中工业级民用无人机技术也已较成熟,在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中,有望走在国家前列。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056606.html
5.燃料电池产业最全研究:政策与技术助推,商业化大幕开启2.1. 无人机行业需求迫切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拍、巡检、反恐、军事等领域,发展如火如荼,无人机领域龙头大疆创新销售收入更是呈现跨越式增长。但电池的续航能力一直限制着无人机功能发挥,而燃料电池技术有望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使无人机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95585
6.特别策划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美国作为全球农业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也在全球名列前茅。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对农业机器人的研究。 如今,美国的农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高度自主化和智能化的结合,包括多用途自动化联合收割机器人、园丁机器人、无人驾驶拖拉机以及果实分拣机器人等多种农业机器人,这些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163170
7.信息技术的未来展望(精选6篇)未来教育的目标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在职和职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174万多名。 2.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们各级各类教育在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困难,面临很大挑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a6c0y16.html
8.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20222.3.3 通用航空发展形势 1、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阶段特点 2、未来通用航空重点工作 2.3.4 航拍市场发展现状 2.3.5 遥感事业突破发展 2.4 技术环境 2.4.1 主要技术构成 2.4.2 行业关键技术 1、能源与动力技术 2、无人机平台技术 3、自主控制技术 4、网络化通信技术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41051.html
9.造船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2) 船舶检验智能无人机及相关标准 2019年成功研制船舶检验智能无人机。针对船舱复杂环境,研制了在“无卫星信号、无光照、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具备障碍物智能感知与自主避障、增稳悬停、超高清图像实时传输、超长续航等功能的船舶检验智能无人机。该型无人机在多艘大型油船、化学品船和矿砂船的检验中应用,实现了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4151885929052.html
10.2023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超视距无人机行业的经济发展与现状,以及我国超视距无人机行业进展与投资机会,并对超视距无人机行业投资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超视距无人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遇、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 https://m.chinabgao.com/report/13035733.html
11.战略丨我国海洋传感器的发展脉络及重要意义我国海洋观测的未来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包括海洋站、浮标、调查观测船、海监飞机,以及利用国外遥感卫星资料的海洋环境初级监测网。 ①大力发展基于卫星的全球海洋环境探测体系,同时发展基于无人机的区域海洋环境机动探测系统,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http://www.world2078.com/h-nd-599.html
12.2024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是一种结合无人机平台和遥感技术的新型监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地质勘查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和遥感传感器的小型化,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得到了快https://www.cir.cn/8/12/WuRenJiYaoGanJianCeXiTongShiChan.html
13.五年内我国无人机数量将突破千万架——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面对即将到来的千万架无人机时代,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呢?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无人机的应用将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影视、物流、安防等领域,还将拓展到医疗、环保、救援等领域,为无人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https://pengchai.com/post/2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