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畜牧业发展比较分析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但不是畜牧业生产强国,人均畜牧业产值要远远低于美国。美国人均畜牧业产值在250—400美元之间,中国在2004年前一直低于100美元,2004年后增加到100—150美元。两国之间差距2001年之前基本维持在250美元,2001年之后呈现缩小趋势,2009差距最小为150美元。随着畜牧业开放程度加大和国际竞争的加剧,2001年后两国人均畜牧业产值波动均加剧,美国的波动相比更加明显。

2中美主要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中国目前的畜产品生产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不足,近年来贸易进口量越来越大便是例证。中国肉类产品净出口额除在2004、2005两年高于美国之外,均远远低于美国,且从2008年开始净出口额为负值,我国肉类产品的净出口额经历了1996—1999年急剧减少、2000—2006年缓慢增加、2007年后逐步减少甚至为负的3个阶段。相比中国,美国的肉类产品净出口除2004年为负值外,其余各年均为正,且净出口额大大高于中国,这一趋势在2007年之后表现的尤为明显,以2004年为界,呈现“倒U型”曲线。

中国禽蛋净出口额从1996—2010年均大于零,处于国际贸易顺差状态,且1996—2008年间增加缓慢,2008年后净出口额减少,但仍然大于2002年之前的净出口额。美国禽蛋类净出口额明显大于中国,最高是中国的6倍,美国在禽蛋类产品国际贸易中具有显著优势,在经历了1996—2003年禽蛋类产品净出口额减少的阶段后,2004—2010年净出口额迅速增加。与美国相比,虽然我国禽蛋类产品总产量上高于美国,但在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微弱。1996—2010年中国奶类进口额一直大于出口额,且进口额越来越大。尽管2004—2008年进口额有所减少,但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影响,奶类产品进口额大幅增加。1996—2010年间,美国奶类产品净出口额均大于零,除了2009年净出口额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均是稳定增加。我国奶类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没有满足国内需求,这也是我国奶业长期处于国际贸易的不利地位的原因。

中美主要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差将近8个百分点(中国18%、美国10.8%),其中进口依存度相差4个百分点(中国7.25%、美国3.83%)、出口依存度相差3个百分点(中国10.76%、美国7.01%)。较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随着国内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开始大幅降低,其中主要畜产品出口依存度从1996年的36.5%下降到2010年的4.16%;主要畜产品进口贸易依存度从10%下降到5%左右;对外贸易依存度从43%下降到10%左右。相比而言,美国主要畜产品出口贸易依存度、进口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保持在低水平上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日益增长的国内畜产品消费需求和有限的生产能力推高了中国畜产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剧,发达国家不断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和农业保护政策扶持本国农牧行业发展,排斥他国农牧产品,我国畜产品对外贸易之路必将更加艰难。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严重影响着国家安全,满足国内需求必须依靠自身,提高国内畜牧业生产效率是一条有效途径。

3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中美畜牧业比较

3.1研究方法

C-D生产函数是分析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经济数量关系最常用的一种生产函数。由于能够反映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替代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这些重要的经济特性,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林玉蕊运用C-D生产函数建立农业投入产出模型,并进行弹性分析和边际产量分析,测定固定资产、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对福建农业增长的贡献,发现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福建农业劳动力不足,应该合理加大劳动力投入。汪三贵等利用C-D生产函数测算20世纪80年代中国畜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发现全要素和物质投入是整个畜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对中美两国畜牧业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影响两国畜牧业产出的关键因素。

本文数据来自FAO数据库,数据区间是1996—2007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生产性总资本投入在1980—1985年维持在3500—3900万美元之间,1987年突破4000万美元,并持续增加,到2000年总资本投入超过5000万美元,实现了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0%的增长。同时期美国畜牧业总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仅为0.03%,但我国畜牧业总资本投入的基数小,1980—2007年美国畜牧业总实际资本投入基本维持在6000—6200万美元之间。中美两国畜牧业发展生产性各项投入比例都基本保持稳定,但两国的要素投入分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畜牧业实际总资本投入中,土地开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入一直较大,将近占总投入的80%,机械设备投入约占12%、基础设施投入和牲畜投入加总不足总投入的10%、而美国机械设备投入和土地开发投入占比最大,分别为44%、29%,固定资产投入约占15%,基础设施投入约占9%,牲畜投入占比最少,约为3%。两国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模式造成了不同的要素分配,这也为我国畜牧业投资方向提供了指导。

4结论及建议

首先,彻底改变“食物安全”即“粮食安全”的观念,将畜牧业纳入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关系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战略的实施,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突破口,要提高质量安全和出口份额,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增加对畜牧业的公共财政支持。一是加强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扶持种公牛站、家畜人工受精站和畜禽原种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良种供种能力和良种化水平。二是重点扶持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促进畜牧业产业转型。要以推进畜牧业原创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为重点,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尽快建立优质高效集约化的现代养殖体系,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

作者:周海川周海文王锐周向阳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THE END
1.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44976.html
2.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v0bh5xqt8.cn/yao-cai-zi-xun/625458.html
3.2022年全球肉牛存栏量全球畜牧业发展趋势2022年全球肉牛存栏量全球畜牧业发展趋势 全球畜牧业的未来:2022年肉牛存栏量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驱动力 在当今世界,肉类消费市场呈现出极高的增长趋势。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们对高质量、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上升,这为肉牛生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也促使养殖方式向更加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15341.html
4.牛羊养殖业的未来趋势与发展前景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其对其他肉类尤其是牛羊产品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因其优质奶水源动物种质而备受青睐,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大量出口订单。 五、可持续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传统的大规模工业化养殖模式面临挑战。未来的发展将更多倾向于绿色https://www.j6sbfhuj.cn/qin-lei-yang-zhi-bai-ke/342465.html
5.一国内外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生态畜牧业正方兴未艾。据统计,目前全球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 开始发展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畜牧业; 当前,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 1.055×107hm2,其中生态牧场占地3.5×106hm2。各国根据各自资源条件,在生态畜牧业的 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16095180000022.html
6.202420242030年撰写:中国畜牧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目录 一 畜牧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3 1. 行业规模及发展速度 3 近年畜牧机械市场规模 3 行业增长率及未来预测趋势 5 不同细分领域的规模占比 6 2. 国内外市场对比 8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5309049.html
7.国外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及启示(二)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冲击和影响行业发展、损害政府公信力,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畜牧业生产及其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我国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在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上高度重视,以及完善的疫病防疫和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一是建立健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30814.html
8.2019年畜牧业发展形势及2020年展望产业资讯当前,为做好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统筹抓好畜产品保生产保供给,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更好服务和引导生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组织畜牧业监测预警专家团队,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回顾了2019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展望了2020年发展趋势。供行业内人士参考。https://nbcic.nwsuaf.edu.cn/cyzx/48aa960e0216454f991e9d6ba107fe8c.htm
9.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第二,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一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畜牧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畜牧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科技进步将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九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5%,世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预示着我国畜牧业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e4i95xo.html
10.农业发展趋势 4种类介绍 中国分类 世界分类 5基础地位 6生产结构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水产业 副业 7现代农业 精准农业 有机农业 智慧农业 8主要特征 9农业之最 10相关术语 11政策理念 相关政策 相关理念 12词条图册 1基本介绍编辑 农业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https://baike.sogou.com/v46009.htm
11.牛头捕获市场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贝哲斯咨询牛头捕获市场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本报告包含对牛头捕获市场规模、牛头捕获价格及走势、增长趋势、主要企业营销情况和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并挖掘消费者对于牛头捕获的需求和偏好。通过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牛头捕获市场规模为 亿元(人民币),中国牛头捕获市场规模为 亿元,预计全球牛头捕获市场规模在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4140166.html
12.2024此外,随着消费升级,高端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为种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2畜牧业发展状况 (1)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成为主流趋势,畜禽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猪肉、牛肉、羊肉等主要肉类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满足了国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7/5043334024012021.shtm
1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十一届(2024)中国畜牧(2024)草牧业发展大会”、“第三届(2024)畜牧业数智化大会”、“首届(2024)液态技术大会”、“第二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会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大会”、“首届(2024)畜产品品牌培育大会”等专业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就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市场机遇、品牌战略等议题进行深入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