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畜牧兽医局

受土地、水资源等因素影响,张掖市持续发展规模化养殖受到限制,破解发展“瓶颈”迫在眉睫。今年以来,市畜牧兽医局坚持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做强做大张掖肉牛、优质奶业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以“五化五良”融合发展为出发点,着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现代畜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上半年畜牧业产值及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

抓肉牛育种,赋能产业增产增效。优良的畜禽品种具有利润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是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培育河西牛新品种,可有力地促进牛产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肉牛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在前期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的基础上,全力开展“张掖肉牛”新品种育种性能测定、数据资料整理和品种审定申报等工作。持续推进肉牛信息化登记,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的养殖场户2.25万户,登记母牛31.7万头。6月1日在我市顺利召开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技术交流暨张掖市牛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技术交流会、河西牛“品鉴会”和河西牛“赛牛相牛”活动,达到了为新品种审定助力造势、站台助威的预期效果。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80万元、市级牛产业发展奖补资金500万元,保障肉牛良种繁育等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抓品牌打造,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品牌是现代畜牧业的标志,决定着畜牧业的产业效益。创建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张掖市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方案(2024-2030年)》和《张掖乳制品区域品牌》《张掖肉牛种群鉴定》《张掖肉牛标准化养殖规范》等13个标准,有力地促进河西牛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肉牛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抓好加工转化,引导前进牧业、祁连牧歌等龙头企业对外强合作、拓市场,开发“娟姗奶”“和牛肉”等高端产品,培育和发展高档雪花肉、预制菜等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上半年,全市牛、羊、生猪屠宰加工量分别达到2.2万头、11.5万头和9.6万头,同比增长6.3%、5.5%和7.8%,鲜奶处理量达到3万吨。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张掖市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专题片《犇腾》,在央视2个频道播放《张掖肉牛》品牌宣传片,在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发布产业高质量发展信息986条、短视频52条,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抓基地建设,持续扩大群体规模。坚持把千家万户分散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结合起来,以户促区、以区建场、以场连链,形成场区户联动的梯度养殖模式,“小群体、大规模”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山丹县成功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力推动百万只肉羊生产加工线、万头肉羊养殖基地建成投产。协助临泽县高庄肉牛产业园、高台县北山现代畜牧产业园等产业园建设,进展良好。推进强镇大村建设,因地制宜推广甘州区“小户连建”,高台县“大户联建太安模式”等生产模式,新改扩建肉牛养殖场区68个,新增养牛万头镇2个,千头村15个,带动培育养牛户5.1万户。推行“飞地”发展模式,与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门源县签订“祁繁甘育”飞地畜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引进144户养殖户入驻当地发展养殖业,增加牦牛养殖6.2万头。推进交易市场建设,在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建成活畜交易市场4个,进一步降低养殖户交易成本。

抓项目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全力向上争取资金,积极向上争取奶业能力提升整县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肉牛提质增量行动等中央、省级资金19项、4.18亿元。山丹县成功跻身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县之列。加快对接世界银行在张掖市投资(贷款)8.43亿元建设项目落地建设。加速重点项目建设,紧盯市列22个“三个清单”项目,加快美加农牛养殖二期建设等12个投资9.6亿元的续建项目,世行贷款甘肃可持续草场管理和低碳畜牧业发展等10个投资13.3亿元的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邀请北京一亩田、云南华博等国内龙头企业来我市考察13次,对接洽谈项目13个。组织开展赴外招商活动4次,洽谈项目7项。全市畜牧业新入库招商项目14项、总投资5.86亿元。

抓服务保障,绿色发展向稳向好。大力推广优质饲草,实施“粮改饲”面积14万亩,高产优质苜蓿面积1.53万亩,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适宜地区大面积种植优质饲草,稳定百万亩饲草基地。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集中免疫、补免补针、抗体监测”三项措施,免疫各类畜禽1200万头只,免疫高质高效推进、保质保量。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畜禽屠宰、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扎实开展畜牧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护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王文广)

主办单位: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张掖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THE END
1.张掖: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牧歌”——张掖市畜牧业发展综述畜牧产业发展必须提高资源环境匹配度。张掖市紧密围绕“大力发展牛羊、全面振兴奶业、猪禽稳步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张掖肉牛、优质奶业百亿级产业集群,甘州区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临泽县“一园三带”、高台县“六园一廊四带”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养殖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养殖http://www.zgzyw.com.cn/zgzyw/system/2024/01/30/030302279.shtml?ivk_sa=1023197a
2.牛!牛!牛!――张掖牛产业发展综述母牛畜禽肉牛养殖牦牛良种张启动实施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和百万亩饲草基地建设工程,致力于牛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立足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果,着力打造肉牛产业、优质奶业百亿级产业集群,牛产业加快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近年来,张掖市坚持把牛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做深做实https://dy.163.com/article/J48Q7C6N0552ADWT.html
3.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应该以强化加工、流通环节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养殖业重点是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总量的扩张。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应着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开发生产名、优、特、稀产品为核心,以培植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从初、粗加工起步,逐步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uqlwiom.html
4.“头雁”项目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学员赴张掖观摩学习2023年3月24日至29日,学校组织甘肃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学员先后赴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高台县、临泽县等地开展现场教学。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副院长带队,“头雁”培育班学员和服务团队共71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培训班先后https://jxjy.gsau.edu.cn/info/1896/5405.htm
5.张掖市畜牧业养殖模式现状和发展对策北方牧业2024年10期1张掖市畜牧业主要养殖模式全市畜牧业养殖模式依据养殖的规模和主体,大体分为农户散养、中小规模养殖和企业经营规模化养殖三种模式:1.1农户散养农户散养模式是该市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占不小分量。肉牛存栏1~49头的场户存栏数量占全市存栏量的56.8%;羊存栏1~99只的场户存栏数量占全市存栏量的55.8%;生猪存栏1https://wap.cnki.net/qikan-BFMY202410005.html
6.四川三农新闻网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农担在支持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饲安全、服务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成立以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下简称“全国农担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担保支农领域的“主力军”。截至今年7月,除生猪外,全国农担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9.html?page=3
7.生态张掖范文10篇(全文)为进一步拉动张掖农业、畜牧业养殖、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提升张掖特色产品的影响力与附加值,结合张掖的产业特点,同期还举办了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对接会及专场签约仪式;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高峰会;有机农产品追溯系统、有机产品认证及清真(HALAL)认证;汽车嘉年华、塞上嘉年华及金张掖美食文化节;张掖招商引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pzlw7jk.html
8.张掖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区)是()张掖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区)是( )A.高台县B.甘州区C.山丹县D.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6cedb468428d46d994cc4394dd0ae7dc.html?fm=bdbds4f403118dcc7772dba79bfab5d3d42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