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草原生态价值牧区发展前景广阔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如果把森林比作立体生态屏障,草原就是水平生态屏障。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有着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我国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多个省区2019年的GDP

地球上有870万种生物与人类共生并组成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一片草原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载体。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董世魁教授介绍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乔木和灌木郁闭度小于10%的植被都定义为草原或草地。而树木和灌木郁闭度介于10%-40%之间的植被称为疏林草原或草地。草原、草地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40%。从专业的角度解释,草原是由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土地。《草原法》将草原定义为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草原具有自然资源属性,发挥重要生态功能和价值。”

如今我们所说的草原的范畴已比较广泛,几乎涵盖所有长草的土地。

董世魁告诉记者,我国草原从东到西绵延4500余公里,覆盖着2/5的国土面积。草原也是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东北河流50%以上的水量都直接源自草原。草原还承担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这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据估算,我国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相当于全国排名第16位的江西省2019年的GDP,高于重庆、天津、内蒙古、广西、云南、山西等省区2019年的GDP。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或将大幅度提升我国草原畜牧业潜力

去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标志着我国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正式开启,我国草原保护与利用迎来新的里程碑。

在草原牧区尤其是纯牧区,当地工业、服务业都比较落后,牧民的经济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草原畜牧业,需要“靠畜吃饭、靠草吃饭”。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牧民有增收致富的愿望,牲畜养得越多越好;另一方面,草原超载将导致草场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放牧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牧区人民的生活自然离不开草原。

“草原是牧区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四区叠加’(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大多位于边疆地区、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的特点。我国1.1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有70%以上集中生活在草原区。曾经全国268个牧业半牧业县中有152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占57%。”董世魁说,草原主要有草地畜牧业、生态旅游业、草原特色产业、草原文化产业、草原康养产业、草原碳汇产业等生产功能。若通过加强草原保护建设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草原畜牧业还有10-20倍的提升潜力。

草原生态修复国家在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2400亿元开展草原保护修复工程。

“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防火防灾、草原监测预警、石漠化治理、草种基地建设等草原重点工程。‘十二五’以来,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中央投资累计超过400亿元。退牧还草工程是我国草原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该工程从2003年开始实施,到2018年中央已累计投入资金295.7亿元,工程的实施累计增产鲜草8.3亿吨,约为5个内蒙古草原的年产草量。”董世魁说,201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牧民实施草原禁牧给予补助,对实施草畜平衡给予奖励,10年累计约1700亿元,是所有草原项目中投资最大的单项项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草原地区农牧民自觉保护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的积极性,也显著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减畜不减收目标。

目前,我国已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35年,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基本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王辰)

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承办:局办公室局信息中心|政府网站标识码:bm37000013

THE END
1.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v0bh5xqt8.cn/yao-cai-zi-xun/625458.html
2.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9lb79xu0.cn/liang-you-zuo-wu-zi-xun/644550.html
3.畜牧业发展(通用8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e97c2gb.html
4.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科研之友<正>畜牧业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丰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畜牧业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抓住机遇,突出主攻方向,破解发展难题,真正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是https://www.scholarmate.com/S/nCYj9x
5.我国家禽养殖现状及前景3、行业发展前景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至今,我国家禽养殖行业迅速发展,商品禽养殖由小规模散养为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规模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家禽饲养业中的肉鸡产业更是逐步成为了全国畜牧业中产业化最迅速的市场,并形成了品种优良化、饲料全价化和饲养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 http://www.hebxmw.com/show.asp?nid=30758
6.我国家禽养殖行业现状及前景存栏出栏量增速连降低迷行情或3、行业发展前景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至今,我国家禽养殖行业迅速发展,商品禽养殖由小规模散养为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规模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家禽饲养业中的肉鸡产业更是逐步成为了全国畜牧业中产业化最迅速的市场,并形成了品种优良化、饲料全价化和饲养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0932936_1080932936.html
7.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畜牧业转型近些年来,为推动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技术支撑效应,开辟现代畜牧业发展广阔前景。 种业是畜牧产业链的源头,畜禽种业振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向畜禽品种自给的重大需求,我国在良种培育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持续发力,跟踪种业创新前沿,开展基础共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国家畜牧科https://www.cssn.cn/jjx/jjx_jjxp/202404/t20240419_5747030.shtml
8.畜牧兽医专业前景及就业形势(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紧缺,就业前景好。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一日三餐中肉、蛋、奶的比例,要想碗中肉、蛋、奶的含量高,必须要靠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得好坏,主要靠畜牧兽医技术人才。我国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是广大农村畜牧兽医专业站https://xumu.sqzy.edu.cn/info/1004/1567.htm
9.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https://www.sdcciot.com/html/show-803.html
10.实现粪污“变废为宝”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白善霖表示,正大对中国畜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会按照规划持续推进在中国区的工作,快速完善全产业链模式,应对波动性、非波动性的市场变化。 杨林表示,面对市场波动,要走差异化路线,从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下功夫。 陈红波介绍,现代牧业有一黑一白两个产品,白的是牛奶,黑的是沼液。对奶制品,必须保证质量安全;对沼液http://www.nahs.org.cn/xxcm/tjjc/201902/t20190218_338256.htm
11.我国肉牛业概况及前景[3]牛羊业篇++阳光畜牧网畜牧养殖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的牛肉出口量是2009年的1.7倍,增加8750.1吨,牛肉进口量是2009年的12.4倍,增加21783.1吨。进口量的剧增反映了我国肉类消费市场对牛肉,特别是高档牛肉的强劲需求(国家肉牛牦牛生产体系)。 四、我国肉牛业的投资前景 我国的肉牛业还处于开始起步阶段,发展肉牛业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 http://www.ygsite.cn/m/show.asp?id=45181&page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