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畜牧兽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工作信息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在县、乡两级级机构改革中,将原畜牧食品局的行政职能全部划转到新组建的农业农村局,将原畜牧食品局派驻到各乡镇的畜牧兽医站划转到乡镇(街道)。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运行,县、乡两级畜牧兽医职能有所弱化、人员管理较为混乱、工作运行极不顺畅。畜牧兽医力量不足,体制衔接不畅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镇(街道)动物防疫体系“职能淡化、力量弱化、支持虚化”尤为突出,导致重大动物疫病频发、畜牧业发展受阻,已严重影响畜牧经济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笔者结合开江实际,对当前畜牧兽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意在进一步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促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畜牧兽医工作现状

(一)行政管理体制。在县级机构改革中,将原开江县畜牧食品局的行政职能全部划转到新组建的农业农村局,成立开江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而实际上并非所有行政职能全部被划转到农业农村局,划转到农业农村局的只有承担原畜牧食品局部分行政职能的动物卫生监督所、饲草饲料监测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三个事业站(所)。而承担动物防疫法的另一法定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承担畜牧法的法定机构--畜禽品种繁育改良站(主要负责畜牧业生产发展,有的地方叫畜牧站)仍隶属于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进而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又将原畜牧食品局派驻到乡镇(街道)的畜牧兽医站和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及其人员(绝大部分为官方兽医)划转到乡镇,与原乡镇农技站组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人财物与工作推进由乡镇集中统一管理。2021年1月,为进一步理顺县级层面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经开江县委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将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划归为农业农村局管理的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任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通过再次调整,畜牧兽医工作运行较改革初期有所好转,县级管理体制相对成熟。

(三)产业发展态势。历来就有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的

半壁河山之说。开江县畜牧业发展最高峰应在2016年,当时全县各类畜禽适度规模场达2186个。全年生猪出栏68.6万头、家禽2100万只、肉牛5.3万头、肉羊33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24.5亿元,在全县农业总产值占比达56.2%。后随着国家、省、市统计数据的不断调整,加之2017年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中全县关闭畜禽养殖场417家(占全市其他县、市、区养殖场关闭总数的215%)等诸多影响,全县畜牧经济指标大幅下滑。以生猪为例,2019年全县出栏生猪统计核定数仅为25.7万头,2020年出栏生猪统计核定数为29.3万头。目前,全县实有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场共计957家,但在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平台登记备案的只有560家(其中:生猪330家、肉牛101家、肉羊26家、鸡32家、鸭53家、鹅16家、兔2家),登记备案率不足60%。畜禽生产指标的大幅下滑,直接导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重点在畜牧、出彩在养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衔接不畅。目前,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归口县农业农村局管理后,县级层面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完善,但仍需对内设机构、法定站所及其职能职责进一步优化,才能形成有序、合力的工作运行机制。而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属乡镇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乡镇集中统一管理,由于与县级主管部门没有隶属关系,加之乡镇(街道)对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同志进行分流安排,且多数乡镇对畜牧兽医工作重视不够、保障不足,致使业务主管部门工作安排不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就连信息、报表都难以收集。

(二)工作运行不力。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加之乡级改革尚未彻底,基层行政职能及其机构尚未明确,形成了主管部门有责无人、乡镇政府有人无责的混乱局面,直接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行困难。最为凸显的是畜牧业生产发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投入品监管等工作无法在乡镇落实落地落细。

(三)疫情形势严峻。机构改革两年多来,不仅畜牧业发展受阻,且重大动物疫情已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2021年以来,特别是7月8日以后,开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对全县11个乡镇(街道)39个畜禽养殖场(户)、10个农贸市场、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采集各类样品650份,经实验室检测,疑似禽流感病毒核酸(通用型)阳性247份(38%),H5亚型阳性107份(16.4%),H9亚型阳性1份(0.15%)。其中血样通用型5份,H5亚型阳性5份;咽肛拭子通用型75份,H5亚型阳性55份,H9亚型阳性1份;环境样通用型167份,H5亚型阳性47份。2021年以来,特别是5月31日以后,先后对13个乡镇(街道)30个畜禽养殖场(户)、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采集样品618份,经检测,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60份,其中血样阳性15份、唾液样阳性26份、环境样阳性19份。2021年6月28日以来,先后对3个乡镇5个肉牛养殖场(户)采集唾液样50余份,经达州市疫控中心检测,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核酸阳性7份。

2021年1-8月,全县通过日常检测、定点监测和基层报告,已处置疑似重大动物疫情15场(次),其中疑似非洲猪瘟10起、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5起,无害化处理生猪累计723头、家禽9538只,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县财政拟补贴扑杀经费180万元。县财政和保险公司支付病死畜禽扑杀补偿经费是正常年份的3.2倍。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3.健全动物卫生管理机制。县级动物卫生事业管理中心负责全县的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检验的监督、指导工作,乡镇(街道)农牧站(中心)至少明确1-2人为官方兽医,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动物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划入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乡镇(街道)农牧站(中心)配合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强化高端人才招引。持续引进畜牧兽医硕博人才,重点在动物疫病防治、畜禽品种繁育改良、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和动物营养等方面招引高端人才,致力于提高开江动物疫病防治、畜禽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科技生产力。加强对招引人才,尤其是外籍人才家庭、婚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确保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3.强化人才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把政治理论学习同专业技术学习融合统一,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和谈心谈话活动,着力解决干部职工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帮助年轻同志树立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锻造、保护好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奉献精神,把畜牧兽医队伍培养成对党忠诚、能担大任、敢堪重用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持续加大投入保障。

1.稳定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按照县政府常务会纪要有关事项,建议稳定每年动物防疫经费70万元,不随意调整,不少拨、漏拨,实行专款专用。确保疫苗购买、物资储备,实验室设备添置、维护等方面的资金保障。

2.动物卫生管理经费列入预算。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动物检疫所需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议将动物检疫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常年预算,每年不低于5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检疫设施、非洲猪瘟检查站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以及生猪定点屠宰场官方兽医的夜班补贴等方面。

3.设立畜牧产业发展基金。抓实抓好畜牧兽医工作的核心在于“六个字”,即:发展、防疫和治理。发展是要务、防疫是关键、治理是保障。三者绝不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议细化、明确全县畜牧产业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发展路径和工作措施。县本级设立畜牧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用于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户资金周转、借贷,着力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瓶颈。用好用足国家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申报国家有关畜牧产业项目建设,对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畜禽养殖企业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引导、鼓励、扶持畜禽产业发展,加速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从而实现畜牧产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后记

本文所称动物防疫不仅仅是指动物疫病的免疫,而是包括动物免疫在内的疫病检测(监测)、报告、控制、消灭、动物及其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统称动物防疫。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以防施检、以检促防的工作原则。并设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两个法定机构具体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疫和检疫犹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两个轮子,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如果将防疫和检疫分属于两个不同部门(单位)管理,肯定会导致工作的不协调、不集中、不统一。长此下去,一定会埋下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从截至8月份的疫病监测情况看,全县动物疫情形势异常严峻,而动物疫病的频发,不仅对畜牧产业发展是致命打击,还会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机构改革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由乡镇(街道)负责管理,有利也有弊。有利面是乡镇(街道)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可以得到统筹,便于工作安排。不利面是基层工作事务多、任务重、人员少,乡镇(街道)随意调配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导致畜牧兽医工作力量削弱、业务技术更新不及时、保障不到位等不良现象突出。加之畜牧兽医工作相较于其他工作苦、累、脏等特点,基层工作人员不想为、不愿为、不能为的现象愈演愈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能简单把畜牧兽医工作等同于其他临时性、阶段性、突发性工作,而是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从目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划入乡镇(街道)管理的运行情况看,弊大于利。因此,畜牧兽医工作应当坚持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双向管理为妥。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加之本人能力水平受限,所阐述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表述也不一定完整、准确。但愿能为组织分一份忧,为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尽一份责!

THE END
1.县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县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畜牧业生产动态,指导和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2008年5月3日至20日,**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全体畜牧技术推广员和防检人员对全县的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https://www.wm114.cn/wen/81/160272.html
2.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业动态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利用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水平,建立基础设施健全、营销体系完善、饲养管理规范、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且可持续发展的高效产业。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畜牧业http://m.xumurc.com/weixin/newsshow/26310
3.畜牧业发展问题12篇(全文)[1]龙小文.山东省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对策[J].行业论坛, 2014 (1) :57-58. [2]卢安娜.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 2006. [3]张晓丽.论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分析[J].未来与发展, 2010 (9) :31-33. 发展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2篇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bqn4vmx.html
4.畜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精选十篇)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 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发展畜牧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1zh374.html
5.青海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青海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青海各地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三农”问题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省委、省政府也把这项工作(称之谓“暖棚经济”)确定为我省重点培育的“五大经济”之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增加资金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设施https://finance.sina.cn/sa/2004-12-28/detail-ikkntiak8650349.d.html
6.制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当然,我们不是说不应该委托有关咨询单位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但这也提醒了我们,规划编制的主体应该是我们当地政府和规划实施单位,规划编制单位只是个咨询服务部门,也就是规划的技术支持部门。 所以,要想做好规划,大主意还得我们自己拿,这就要求,我们当地政府和规划实施单位的同志要了解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一定的规划https://www.cnhnb.com/xczx/zhishi/447259.html
7.加强畜禽良种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强畜禽良种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发展畜牧业必须良种先行,因此,各级政府应将加快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我市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速度。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关键词】加强;畜禽良种化;对策 畜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必须良种先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15000008_1393501.html
8.2023年我国肉鸡产业形势分析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产经企业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2023年国内外肉鸡产业发展形势,剖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总结了2023年国内外肉鸡产业发展形势,剖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2/68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