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鸡(G.G.domesticus)主要源自红色原鸡种中的中国原鸡亚种(G.G.Spadiceus),也叫滇南原鸡(G.g.spadiceus),于公元前约6000年驯化,驯化中心位于东南亚。红色原鸡共有5个亚种,分别为泰国原鸡(G.g.gallus)、印度原鸡(G.g.murghi)、滇南原鸡(G.g.spadiceus)、印尼原鸡(G.g.bankiva)和海南原鸡(G.g.jabouillei)。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全世界的鸡共有1437个地方品种,其中中国有115个。约20世纪50年代,肉鸡、蛋鸡逐渐分化为2个独立的产业。按生长速度划分,肉鸡可分为快速型肉鸡和慢速型肉鸡。美国、中国、巴西和欧盟的平均快速型肉鸡(FastGrowingChicken,FGC)产量占比约91%,亚洲和非洲的慢速型肉鸡(SlowGrowingChicken,SGC)产量占比约50%,全球的快速型肉鸡产量占比约72%。就我国而言,快速型肉鸡和慢速型肉鸡分别占60%和40%,其中快速型肉鸡品种为白羽肉鸡,慢速型肉鸡包括黄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表1)。
1.2主要国家和地区鸡肉生产情况
(1)鸡肉产量与占比情况2020年,在鸡肉的出栏数量方面,美国鸡肉出栏数量在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占比最大,出栏数量为93.5亿只,中国仅次于美国,为92.9亿只,巴西和欧盟的鸡肉出栏数量都为60多亿只。在鸡肉的胴体重方面,巴西鸡肉的胴体重为2296g,在主要国家中占比最大,美国仅次于巴西,中国与欧盟的鸡肉胴体重水平相当。在鸡肉产肉量方面,美国鸡肉的产肉量最高,为2049万吨,中国仅次于美国,为1514万t,巴西和欧盟的鸡肉产肉量水平相对较低(表2)。
从全球来看,鸡肉占禽肉的比重达90%,在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巴西的鸡肉占禽肉比重最高,为96%,美国仅次于巴西,占比为89%,中国和欧盟该比重较低(表3)。从鸡肉占肉类的比重来看,世界上鸡肉占肉类的比重为35%,鸡肉是世界第一大肉类产品,中国的鸡肉占肉类比重较低,只有20%,巴西和美国的占比较高,在40%多。禽肉占肉类的比重均高一些,巴西和美国的比重分别为49%和48%,中国和欧盟的比重较低,在30%左右。
(2)主要国家和地区禽肉组成情况
2020年,美国的鸡肉有2049万t,为禽肉的主要构成部分,鸭肉有5.2万t,美国的火鸡肉在主要国家中产量最高,为261万t。中国的水禽肉较多,鸭肉和鹅肉的占比较大,产量分别为343万t和270万t,中国火鸡肉较少。巴西的鸭肉较少,不到1万t,火鸡肉为58.43万t,其余主要为鸡肉。相对来说,欧盟的禽肉品种较丰富,均衡程度较高(表4)。
(3)主要国家和地区肉鸡产值情况
中国的肉鸡产值在主要国家中最高,为430亿美元,美国仅次于中国,为304亿美元,虽然美国的肉鸡产量高于中国,但产值相对中国较低,说明美国肉鸡的价格相对便宜,中国的肉鸡价格较高。在畜牧业方面,中国的产值也最高,呈现容量大、价格高的特征,畜牧业产值高达4690亿美元,比美国、巴西和欧盟的畜牧业产值之和都高。同样,中国的农业产值也遥遥领先,为15559亿美元。在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方面,中国该比重最低,为30%,欧盟的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成分,发展程度较高(表5)。
(4)主要国家和地区鸡肉贸易和肉类供给情况
从2020年世界鸡肉进出口情况来看,巴西的鸡肉出口量在主要国家中最高,为390万t,其次是美国,为355万t,两者的出口量之和超过世界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巴西和美国的鸡肉进口量较少。欧盟的出口略大于进口,受非瘟影响,中国的进口远大于出口,其中出口的16万t鸡肉不包括加工肉,如果加上加工肉,中国的出口量应该在50万t左右(表6)。
从世界人均禽肉供给情况来看,2019年美国和巴西供给量较高,分别为58.60kg/年和46.94kg/年,中国大陆的人均禽肉供给量最低,只有14.21kg/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人均禽肉供给量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中国肉鸡生产的潜力较大(表7)。
从世界人均肉类供给情况来看,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肉类供给量水平较高,其中中国香港的人均肉类供给量排在最高,为133.15kg/年,高于美国的人均肉类供给量水平。西班牙和巴西的肉类供给量水平也较高,在100kg/年左右,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的人均肉类供给量水平均排名靠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进一步与世界人均猪肉供给对比分析,西班牙的人均猪肉供给量排名最高,为55.21kg/年,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的人均猪肉供给量远大于中国大陆,均在50kg/年以上,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人均猪肉供给量水平较低,在38kg/年左右,巴西的人均猪肉供给量水平最低,只有14.35kg/年,低于世界平均猪肉供给水平。综上所述,我国肉类消费总量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肉类增长的主要潜力在于禽肉(表8)。
(5)不同食物蛋白质含量情况
二、世界肉鸡生产发展趋势
2.1肉类结构变化趋势
从世界肉类结构的发展情况来看,1961~2020年,鸡肉的占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2001年鸡肉的占比首先超过牛肉,并在2019年超过猪肉,到2020年鸡肉占比为35.4%,成为第一大肉类。世界禽肉的发展速度更快,禽肉的占比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牛肉,并在2016年超过猪肉的占比。从中国肉类结构来看,虽然禽肉和鸡肉的占比一直高于牛肉和羊肉,但也一直明显低于猪肉的占比。截止2020年我国鸡肉和猪肉的占比差距依然较大,猪肉的比重为54.6%,而鸡肉只有20.1%(图1)。
2.2肉鸡产业发展趋势
(1)过去5年肉鸡生产情况
从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材料中可看出,2018至2022年,巴西、欧盟和美国3个国家的肉鸡生产量保持小幅的稳定增长。中国的肉鸡生产量在2019年前后受非洲猪瘟影响,在猪肉短缺的情况下,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趋势直到2022年和2023年才逐渐减弱。同时,由于中国肉鸡的生产量大幅增长,也带动了世界鸡肉在近几年的增长(表9)。
(2)未来禽肉发展趋势
首先,从世界禽肉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在过去10年,世界禽肉的发展速度为2.82%,在未来10年,会降低到1.39%。世界禽肉进口和出口的增速同样将有所下降,进口的增速由过去10年的2.23%降低至未来10年的0.90%,而出口的增速在过去10年是2.46%,在未来10年也将降至0.90%。从中国的禽肉发展情况来看,过去10年的平均禽肉生产量为2116万t,到2031年将为2445万t。过去10年我国禽肉的增长速度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2.48%,未来10年我国禽肉的增长速度也将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1.30%,但比美国和北美地区要高,美国未来10年的评价禽肉增长速度只有0.7%。并且我国禽肉未来10年的增长速度也将比拉美、巴西、欧洲和欧盟要高,而印度和非洲未来10年的增长水平较高,其中印度达到4.37%(表10)。
(3)肉鸡生产性能发展趋势
过去100年来,美国肉鸡的上市日龄在逐渐缩短,从1925年的112d缩短至2021年的47d。而美国肉鸡的上市体重在逐渐增加,在1925年时肉鸡的上市体重仅为2.5磅,2021年时肉鸡上市体重增长至6.46磅。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在逐渐提高,从2005年开始饲料转化率降低至2以下。同时肉鸡的死亡率显着下降,在1925年时肉鸡的死亡率高达18%,随着技术的发展,在1965年以后,肉鸡的死亡率已经低于6%。因此,从总体来看,过去100年以来,美国肉鸡的生产性能一直在改善,未来也还有改进空间(表11)。
正是由于美国肉鸡生产性能的提升,美国各项可持续发展指标有向好趋势。2010~2020年美国的肉鸡养殖每1kg减少了13%的用地,降低了18%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13%的用水,减少了22%的化石燃料使用和减少了22%的细颗粒物排放(图2)。
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1962至2020年美国肉鸡整鸡的消费占比逐年下降,截止2020年整鸡的消费占比仅为9%。分割鸡的消费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销售占比从2000年开始维持在40%的水平。深加工肉鸡的消费占比从1962年开始不断上升,2020年该比例已高达50%,在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