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来平陆县调研平陆山地牛抢救性保护工作

12月17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一行8人赴平陆县调研平陆山地牛抢救性保护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阴埝埝、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杨子森和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张元庆及省、市、县牛育种专家陪同调研。

平陆山地牛是我省地方特色黄牛品种,属役肉兼用型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及引进肉牛新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平路山地牛养殖数量急剧下降。2023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为濒危畜禽品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决策部署,确保珍稀资源不灭绝、不丢失。在农业农村部统筹指导下,省有关部门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抓紧做好畜禽遗传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与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齐心合力,及时研究部署,明确保护主体、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制定了“一品一策”个性化保种方案、管理制度和饲养规程,切实压实保护责任,全面启动平陆山地牛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在种源濒临存亡之际,守住了地方遗传资源的“安全底线”。

专家组实地调研听取了平陆山地牛抢救性收集保护、家系划分、生产性能测定、饲养管理等情况,查阅了繁育、免疫等档案,并召开了抢救性保护座谈会。

座谈会上,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山西省在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提升种业行动能力方面做的积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指出要站在传承和丰富全国牛遗传资源的高度,正确认识平陆山地牛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式全面支持抢救性保护工作。

王雅春教授表示,目前平陆山地牛保种数量仍然较少,现阶段应以群体数量保护为主,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同步推进。要注重开展优异性状精准鉴定,特别是要根据品种特性、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主要性状特性及特异基因发掘,尽快修订完善平陆山地牛标准。制定平陆山地牛保种等级鉴定标准、选育扩繁、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等保护方案,分级分类开展筛选鉴定和核心群体扩繁,确保平陆山地牛地方特有黄牛品种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丰富我国的牛遗传资源。

THE END
1.朔州要闻李润军指出,此次生态农牧研究所进驻朔州,将为加快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我市将大力配合,推动研究所在朔发挥作用,努力实现校地务实合作、共赢发展。 (文/祁智民?赵福胜)http://www.shuozhou.gov.cn/xwzx/jrsz/szsyw/202412/t20241227_712538_slb.shtml
2.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5年4月理论课考试教材信息表《畜牧微生物学》(第五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黄青云 2009 139 07416 动物生产学(一) 《畜牧学概论》(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建国 2010 140 07420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21世纪教材)(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彦明、佘锐萍 2004 141 07454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机械工http://www.huaue.com/zxks2025/202512131823.htm
3.山西农业大学生态农牧研究所在朔揭牌朔州频道12月26日,山西农业大学生态农牧研究所在朔揭牌成立。朔州市副市长李润军,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捷共同为研究所揭牌。 李润军指出,此次生态农牧研究所进驻朔州,将为加快朔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朔州市将大力配合https://sz.sxgov.cn/content/2024-12/29/content_13362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