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考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询自己的考研成绩:
3.短信通知查询:有些院校会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考生成绩查询结果,考生需要留意手机短信通知。
考研难不难,对于不同人来说,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你的目标有多高,以及能否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和付出相应的努力。
因为你还没考过研,考研难在哪儿,只有考过研的人才知道。不考研的人,真的很难体会得到。
它不仅仅是单纯试卷的难度,更多地是心态、压力、竞争和长期坚持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考研毕竟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每年的30%左右录取率摆在那里,就意味着注定有70%左右的人会失败,而且就算过了初试还有复试,高分也可能因为复试表现不好被刷,不像高考就一次考试的一锤子买卖。
抛开其他个人因素,我觉得考研主要难在四个方面:没有参考系的奋斗+繁杂的复习内容+激烈地竞争+无形的压力。
考研一共四门科目: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第一类,就是34所自主招生的高校,他们全部是985工程院校,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哈工大、人大等。第二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第三类,是一些地方院校或者有显著特色的科研院所。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质量高低、名气大小、意向工作地区。原则上本地区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本地区院校的毕业生。如果你打算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北京就报考北京学校。选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否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