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
二、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允许修业年限为2-6年。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一)071003生理学
1.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治对策
2.记忆和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
3.植物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本研究方向采用多学科技术手段,从植物药材中筛选具有类雌激素样活性的有效成分,应用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和细胞模型,系统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靶点及关键信号途径,为传统中药进一步开发为可用于临床防治神经退行疾病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4.黄酮类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已证明长期大量摄入存在于蔬菜、水果、茶叶等的植物黄酮能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本研究方向主要筛选具有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的黄酮类单体,通过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多种方法,从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其心血管保护机制,为黄酮类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二)071006神经生物学
1.突触传递与神经源性疾病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是运用脑片膜片钳及亚细胞水平受体免疫电镜等实验手段,结合传统的细胞外电生理记录以及整体动物疾病模型等实验技术,从细胞、整体,形态、功能等水平系统研究苍白球等基底神经节重要核团内突触传递的形态学、电生理学及其在运动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可能为帕金森病等神经源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2.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治对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应用电化学、电生理学、激光共聚集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和行为学测定等综合性技术方法,从整体、系统和分子细胞水平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肿瘤坏死因子II型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性痴呆症的生物标记及其可能机制。此外,观察传统中草药、海洋药物和铁螯合剂等药物对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防治作用。
3.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及其防治
本研究方向主要探讨脑内高铁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帕金森病黑质铁选择性聚积的原因及特异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同时,应用海洋生物活性提取物、植物提取物和其他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观察其对脑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深入探讨其机制。本研究将为阐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生物活性提取物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三)071005微生物学
1.微生物工程
2.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
本方向主要开展动物、植物及人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已开展的工作主要有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特别是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细菌分泌植物毒素的成分分离与鉴定以及毒素对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的影响;鸡产蛋降低综合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等。
3.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方向主要开展海洋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微生物在海洋生物产品加工过程的应用,海洋生物特别是海洋微生物中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功能分离鉴定与理化性质研究。已开展的工作主要有具有分泌物具有明显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工业用酶活性海洋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功能代谢物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四)071007遗传学
1.人类遗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运用各种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各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揭示遗传病患者遗传物质的变化和各种遗传病发生的关系,探讨和提出对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与方法。此外,应用各种基因分析技术,对一些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进行定位、克隆、碱基序列分析等研究。研究结果为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提供的理论依据。
2.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畸形作出准确的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本方向主要开展各种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尤其是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此外,本研究方向还致力于研究非损伤性产前诊断技术和植入前诊断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3.肿瘤遗传学研究
应用先进的遗传学的技术与方法研究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的遗传学机制。应用各种基因分析技术研究各类恶性肿瘤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和致癌分子机理,探讨和提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此外,本研究方向还致力于抗肿瘤天然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通过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多种方法,从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其抗肿瘤机制,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五)071009细胞生物学
1.发育神经生物学
主要从事神经的发育与再生的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原位杂交及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胚胎神经管的发育及致畸因子对神经管发育的影响,探讨预防致畸的对策,为抗致畸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同时结合临床,研究神经损伤时神经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
主要从事干细胞研究。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诱导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具有特定功能细胞定向分化的高效诱导方案和基因调控机理;以及探讨干细胞移植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和机理。为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指导。
3.肿瘤形成机制和干预的研究
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研究肺癌发生的机理,寻找肺癌标志物,研究控制肺癌发生和抑制肿瘤形成和生长的天然药物。
4.心脏的发育和调控
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小分子核酸调控心脏发育及重大心脏疾病发生机制。
(六)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基因治疗
2.肿瘤治疗
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尽管人们对肿瘤的诊断、治疗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但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寻找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肿瘤的天然药物是世界各国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方向致力于抗肿瘤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3.基因诊断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与某些基因改变或表达异常有关,而这些基因改变先于临床症状的出现。确定异常的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作为诊断的分子标志。采用基因分析技术在临床症状出现时或之前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对遗传病、癌症的早期诊断等,研究新的疾病早期基因诊断方法。
4.帕金森病的防治研究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本方向主要研究天然药物如植酸、六磷酸肌醇等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在小鼠模型上抗帕金森病的效果和机理。
5.代谢综合症肥胖的预防研究
肥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肥胖与饮食、遗传及环境都有关系。研究不同饮食、遗传背景与肥胖发生的关系,探讨肥胖预防与治疗的途径和新方法,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在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后,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
2.导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3.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4.支持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五、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一般以课内18学时为1学分,实验类课程36学时为1学分。包括必修环节学分在内,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六、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的原则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注重拓宽培养口径,夯实学科基础,并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原则上一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原则上在第一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分布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其中专业学位课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专业基础课一般按一级学科进行设置,专业课一般按二级学科设置。
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各学科要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医科)1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2)专业学位课12~17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6学分
专业课6~11学分
(3)非学位课程13~17学分
其中: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负责制定。
3.必修环节
(1)实践活动2学分
(2)学术活动2学分
各学科专业要为硕士研究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开设文献阅读课等。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七、必读书目(附后)
八、个人培养计划
每位硕士研究生都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等。培养计划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6周内制定,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九、中期筛选
研究生培养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要求见《青岛大学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的暂行办法》。
十、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工作应不少于一年。
1.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在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并由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评审。硕士研究生开题评议小组成员3-5名,均应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不得少于8000字。
2.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左右进行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要求见《青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十一、科研活动
十二、毕业和学位授予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修学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课
G21900001
英语精读Ⅰ
1
36
考试
G21900002
英语精读Ⅱ
2
G21900003
英语视听说Ⅰ
0.5
G21900004
英语视听说Ⅱ
G21900005
英语写作
18
1或2
G21800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G21800013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医科)
专
业
学
位
课
21514102
生理学
5
108
3
双语
21514101
神经生物学进展
21514113
遗传病学
21514116
高级细胞生物学
21514108
高级分子生物学
21514103
神经生物学
63
21514104
细胞信息与调控
54
21514105
高级生理学
21514114
医学分子遗传学
21526130
组织学与胚胎学
60
21514111
生物化学
21514120
蛋白质化学
72
21514115
医学细胞生物学
21514117
微生物学进展
4
21529103
医学统计学(必选)
专业选修课
21514110
分子生物学
21514121
肿瘤分子生物学
21514106
电生理学理论与技术
21514109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21514122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21514123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21516110
细胞培养
45
21516137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42
21514107
医学实验动物学
21516107
免疫组化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21516131
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技术
32
21516113
医学科技摄影
21516114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261500406
计算机多媒体
261500402
医学美学
261500407
医学研究生礼仪
24
21526136
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
必修
21526127
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
公共选修课
G21100051
日语
考查
G21100052
法语
G21100053
德语
G21100054
朝鲜语
G21500051
信息检索(医)
G21500052
研究力培养与论文撰写(医)
G20150001
创新思维与创业实战能力提升
G20150002
中华人文精神
G20150003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G20150004
言语交际学专题研究
G20150005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G20150006
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
G20150007
人文素养之视觉艺术赏析(理、工、医)
G20150008
研究生心理素质训练
必修环节
实践活动
学术活动
必读书目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及出版单位
生理学(第二版)
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理科学进展
王建军王晓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神经科学(第三版)
韩济生,北京大学医科出版社,2009年
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第五版)
杨雄里,科学出版社,2014年
王培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6
陈金中,科学出版社,2013年
7
医学遗传学(双语教材)
努斯鲍姆著,张咸宁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
8
分子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韩贻仁,科学出版社,2012年
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
查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0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周春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1
高英茂,科学出版社,2008年
12
BasicHistology(12thedition)
13
生理学报
期刊
14
国际遗传学杂志
1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6
JournalofPhysiology
17
Brainresearch
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
19
JournalofBacteriology
20
微生物学报
21
生物工程学报
2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邮编: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