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发展,这需要更多能够从事机械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的机械人才参与其中,机械专硕的设立则是从人才培养的根源上,争取满足战略发展需求。
机械专硕考研主要集中在哪些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涵盖哪些职业领域?如何有效备考?让我们一起来看。
什么是机械专硕?
机械类专业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我国高校开设较久的传统工科专业之一。如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其学院设置有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机械电子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硕士学位点。
随着机械技术不断进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械专业硕士也在不断更新优化。《研招网2022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机械专硕已经包括兵器工程、车辆工程、船舶工程、航空工程、航天工程、农机装备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技术等多种专业(研究方向)。
作为专业学位硕士之一,机械专硕突出实践导向,培养能够从事机械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等方面工作的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当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机械装备等行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正朝着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亟需大量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此外,随着专业硕士招生比例提高,机械专硕认可度提高,将受到更多考生的青睐,同时会促进高校招生和更深层次培养。
就业往哪儿去?
近年来,随着国内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增长,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机床行业、农业机械、航空航天装备等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21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及器材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4%、12.6%、5.5%、16.8%和12%,51个行业中4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因此机械类专业硕士就业前景广阔。
综合行业薪酬和就业稳定性,图1显示,制造业薪酬仅次于信息行业,略高于金融业,远高于建筑业、教育业及交通业。根据毕业生对就业稳定性评价情况,制造业的稳定性(5.3)远超过信息行业(4.8),次于交通运输(5.7)和教育行业(5.5)。
从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城市来看,如图2所示,工业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以及北京市等地是机械类人才主要就业地。山东以“制造业+教育业+建筑业”为主导,除山东外,其余地区的机械类人才就业行业结构呈现出“制造业+信息业+建筑业”的特点。
从人才需要来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人才发展制度改革取得进展,我国高校陆续开设机械类专硕,但因为市场需求旺盛,人才缺口依然较大。《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预计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达1635万。
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单位:万人)
此外,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制造技术是通过现代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等基础技术实现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的,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装备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因此,智能制造要求机械工程专业人员利用多学科集成化的知识储备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进行重构,需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最好还要多学习行业类的知识,进行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可以选择的院校有哪些?
研招网2022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2022年共有248所院校招收机械专硕研究生。在设有机械专硕的院校中,一类是传统的工科优势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另一类是综合性大学里下设的机械专硕,如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
根据目前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等资料来看,各院校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各有特色。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根据该校《2022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部署,机械专硕分别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设计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4个学院开设。其中,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仅从推免生中选拔。
在全国高校中,机械专硕排名靠前、整体实力较强的院校报考人数较多,且录取分数较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
表3近两年部分高校机械专硕考研报名录取情况
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研读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考虑招生情况、报考条件和具体研究方向,参考历年报录比、录取分数等因素综合选择。
如何备考?
2022考研初试已经结束,2023考研也开始进入准备阶段,如何制定科学、高效的复习备考策略,怎样安排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本科双非院校,现就读于重庆大学机械专硕的李同学带来了备考建议,供大家参考。
政治,参考书:核心考案+四套卷和八套卷+强化班讲义。
英语二,参考书:黄皮书+各种电子版书籍,做题顺序:大小作文、翻译、阅读、新题型、完型。
数学二,参考书:wzx高数辅导讲义+lyl线代辅导讲义+lf全书。
2-3月,刚开始复习,跟着基础辅导班学习,我会照着板书再手写一份,同时每天也会认真回顾一遍所学的知识点,1800的基础篇也会做到所学的地方。4-9月,通过b站的各种up主介绍了解到了wzx这位隐藏的大佬,听了几节便适应了他的授课风格,真的会具体到每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知识点。系统的学习了他的基础班+强化班,把视频中的笔记记录在他的辅导讲义中。线代部分全部跟的lyl老师,看完了他的基础班+强化班,并把笔记记录在线代辅导讲义中。10-12月,刷数二的真题,把每张试卷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写在试卷上,写清楚具体的考点。
专业课部分的考试内容是基础,只要认真复习课本并仔细钻研往年真题,每年的考试内容就十分清晰了。
最后,预祝大家备考顺利!
参考资料:
①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②央视新闻,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③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④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