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自考本科科目有哪些?

【导语】自考药学本科科目有药物化学(二)(实践)、药剂学(二)(实践)、药理学(四)(实践)、药物分析(三)、药物分析(三)(实践)等。如果想提升到大专,不建议自考,成考更合适。

药学自考本科科目有哪些

自考药学本科科目:药物化学(二)(实践)、药剂学(二)(实践)、药理学(四)(实践)、药物分析(三)、药物分析(三)(实践)、物理化学(二)、分子生物学、数理统计、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无机化学(三)、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毕业考核(或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药剂学(二)、药物化学(二)、药事管理学(二)、药理学(四)、有机化学(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

药学本科专业考试难不难

医学专业属于医学大类,就该专业的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专业术语,不仅要求对医学类知识很了解,就连生物学方面知识也得好好学习,其中必考课程15门左右,学分要求在70分左右(具体根据当地自考办的要求为主),不过对比其他医学类自考专业考试难度在中等。

另外药学自考报名需要符合相应条件:中药学自考本科段报考对象限定为已取得卫生类职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具有中药士、药剂士及以上技术职务,或从事中药生产、经营等工作三年(含三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中的专科毕业生。

建议自考还是成考

一、如果想提升到大专,不建议自考,成考更合适。

因为自考比成考难,考试科目多并且每门需达到60分,全部科目合格之后才能申请毕业,非常考验考生毅力和学习基础。

对于多数大专以下学历的考生来说,本身学习基础薄弱,选择自考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考不过迟迟拿不到大专学历,影响后面再提升本科。

而成考只需要考语数英三门,录取分数低,被成人高校录取之后,期间配合上课及参加期末考试,拿到证是比较容易的。

二、如果想提升本科,成考本科和自考本科哪个更好

(一)相同点

在非统招学历中,自考和成考都是非全日制学历,但都受国家承认、社会认可、都是学信网可查的学历。

(二)不同点

自考的学习周期不固定,最短一年半考完可申请毕业,最长三四年也有;

2、就含金量而言

一般的说法是自考的含金量高。

3、就专业选择而言

自考的专业选择要少一些。尤其选择机械、计算机、机电等工科类的专业,很难考。

4、就考试难度而言

自考难、成考容易且考试通过率高。成考容易体现在以下三点:①考试科目少,考的内容基础;②录取分数线低;③年满25周岁,可加20分。

5、就院校选择而言

自考的学校比成人高考的学校层次会稍微高一点,但出入不大,自考主要还是选专业,其次才选择主考院校。

6、就社会用途而言

自考及成人高考的用途一样。

三、两者学习方式

成人高考的学习方式很多,主要包括脱产、夜大、函授等几种形式。

自考相对来说学习方式就要少点,学生只能在脱产学习与业余自学之间选择。

药学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1、专业医师。这类职业是许多选择药学专业的朋友的最终目的。医生在当下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职业,当然是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验的

2、药剂师。许多女生选择考取药剂师资格证,然后去一些药店担当职业的药剂师。主要的职责就是按照顾客的症状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药品,解释这些药品的功效以及服用时的注意事项等等。

3、药学专业毕业可以从事制药厂或者制药公司的研发人员。这类人员属于科研人员,需要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精通专业知识的人才,开发一些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的药品,这类人才也是国内缺少的。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中药学专业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 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 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https://m.gaokao.cn/gk-mb/22/281
2.药学二级学科目录药学二级学科目录 药学二级学科目录(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1药物化学 100702药剂学 100703生药学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药理学 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s://www.med66.com/web/wangxiao_xg_yaoshi/dp1502259608.shtml
3.教育部公布的二级学科目录教育部将高等院校里的学科门类分类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用四位码表示。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用六位码表示。 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https://mksxy.qzc.edu.cn/2018/0730/c1584a33493/page.htm
4.药学包括哪些二级学科药学的二级学科专业包括: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藏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蒙药学、药物分析专业、药物化学、中药制药专业等等。 扩展资料 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下同)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为“https://edu.iask.sina.com.cn/jy/bfUJkLFMa0.html
5.最新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的下属学科,研究生专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级学科,不过有些大学研究生是按照一级学科招生。目前学科门类为14个,以下是最新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供大家参考。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后加“★”的仅可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专业领域https://www.dxsbb.com/news/95141.html
6.引用我国一二级学科目录一级学科目录一览表【引用】我国一、二级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共12门: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12个学科门类 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 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 法学:4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 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https://blog.csdn.net/demon88776542/article/details/84647785
7.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15页)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docx,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 序号 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2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哲学 3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3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23/8132021070006072.shtm
8.教育部学科目录(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参考)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参照目录 代码 代码名称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https://m.jl.huatu.com/2017/0303/1494353.html
9.枣庄学院2015年全国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生药学 100703 药物分析学 100704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5 药理学 100706 ☆中药学 1008 ☆中药学 100800 门类名称: 军事学 门类代码:11 一级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 1101 军事思想 110101 军事历史 110102 战略学 1102 军事战略学 110201 战争动员学 110202 战役学https://wap.ynpxrz.com/n981933c1273.aspx
10.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教育部0101一级学科,哲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7宗教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2经济学020http://www.zhuangpeitu.com/article/43135453.html
11.药学导论(第4版/本科药学/配增值)简介,目录书摘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物萌芽 第二节 古代药学发展 一、古代两河流域与古埃及药物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药物 三、古印度药物与古代阿拉伯药物 四、中国古代药物发展 第三节 近代药学发展 一、近代药学相关科学的发展 二、近代药学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药学发展 https://www.jd.com/hhyx/a6d4850dd046fda7.html
12.医学18个二级学科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一级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基础医学 1001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100101 免疫学 100102 病原生物学 10010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4 法医学 100105 放射医学 100106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00107 https://www.cell-nerve.org/h-nd-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