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学科评估于2012年进行,共有391个单位(含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评。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进行,共有513个单位(含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第四轮学科参评数较第三轮增长76%。本文不讨论科研单位的学科评估结果。
1.第三、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概述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从下图可看出,第四轮获评学科数较第三轮均有增加,但A类人文社科类学科、A类医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占比大幅下降。
注:1.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学科得分和排名的形式给出,为方便对比,将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按照第四轮学科评估学科得分的位次百分比形式进行分档,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A+学科调整为前2%(或前1名);2.A类学科:获评等级为A+、A和A-的学科;3.折线为A类学科占比,A类学科占比=A类学科数/获评学科总数。
图1第三、四轮学科评估学科数及A类学科占比
2.医学学科获评等级变动
医学第四轮获评学科数较第三轮增加了41%,其中新增参评学科多被评级为B。
下表给出32个医学学科第三、四轮评估结果对比,其中53%的学科评估结果未发生变动,22%的学科评估等级提升,25%的学科评估等级下降。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仅为A-,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学科等级有所提升,2016年该院校的中医学和北中医实力相当。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分数低于复旦大学,经过四年的发展,北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的学科实力已经可以和北京大学媲美。
北京大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科评估等级大幅降低,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的护理学学科得分低于北大,但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的护理学获评A+,护理学学科实力已强于北大。
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学科得分和排名的形式给出,为方便对比,将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按照第四轮学科评估学科得分的位次百分比形式进行分档,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A+学科调整为前2%(或前1名)。
表1第三、四轮医学学科评估结果对比(部分)
3.人文社科类学科获评等级变动
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约有53%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等级未发生变动。
人文社科类第四轮获评学科数较第三轮增加了34%,其中新增参评学科多被评级为B和C。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学和北京大学的中国史由A+降为A。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9个A等级学科升至A+,其中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等。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4个A等级学科降为A-,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