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医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加大,在严峻就业下,医学毕业生要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变医学生就业观念及就业方向,树立准确择业观,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正确面对成败得失,医学院也应积极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缓解就业压力。
一、基于社会需求导向下,分析医学生就业前景的影响
1.医学生就业状况
2.就业体制不健全,择业观陈旧
医学生就业困难是我国社会体制不健全的具体反映,在社会需求导向下,劳动力间的供需并不是很平衡,劳动力的结构层次不是很合理,与其他专业学生同样,医学生大量涌向东部沿海及大中城市,在基层单位及广大农村地区,需要大量医疗人才充实,但很多医学毕业生并不愿意选择这些单位,择业观较为陈旧,认为县级以上的医院才有可能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在就业方面,竞争意识不足,就业期望值较高,还有些医学生认同的就业面窄,非专业岗位不接受。
3.医学院扩招专业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二、影响医学生就业前景的解决对策
1.鼓励学生考验,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2.完善就业市场,调整就业意向
完善市场体系,需要健全的服务、竞争、监督管理及调控等机制,应积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生毕业的就业市场,政府应利用宏观调控方法,对医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规范,并改革就业、人事及户籍等制度,对毕业生管理及用人单位进行规范,保护毕业及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还应建立就业渠道,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共享,还应制定有关优惠政策,提倡医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医学院应该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与信息化地就业服务制度,学校就业部门,应该加强社会需求分析,并指导学生及时了解有关的就业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技巧锻炼,减少就业障碍,在医学院低年级,还应设置职业规划的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就业方面的指导课,并组织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进行全面学习,让学生找准定位,端正思想,认识到基层单位及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医疗市场必将向基层单位市场转变,医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个人价值、目标观及社会价值结合的统一标准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及主动的就业态度。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强化实习环节
结束语:
随着医学院规模扩招,医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对医学生就业前景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医学院应调整学生就业意向,让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同时,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工作能力,增强医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医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无论是医学过程的记录、控制、分析和决策,还是医学的管理,信息技术在其中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医学信息管理巨大的招生和就业前景,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医学基础扎实、综合知识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年轻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也在市场的需求中上下求索。
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1.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2掌握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3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4、掌握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医学信息处理、网络管理和HIS的开发与管理能力;
1.5具有在医疗卫生系统、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1.6掌握医学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与分析的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语刊物的能力。
2、专业发展的现状
青雉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尚处在方兴未艾的萌芽期,专业人才无论在知识结构和科学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等方面,都没能契合市场的需求。直接加大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风险。
2.1知识结构的松散:许多高等院校开设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课程的设定与临近专业模糊不清。忽视了医学基础、计算机学、信息管理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学科间缺少交集,完全成了拼盘式的堆砌。自然也难以建构起缜密详实的知识体系。
2.2实践能力的匮乏: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教条而缺少实践的检验。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很难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缺乏对知识经验的统筹能力。
2.3就业与学业脱节:数以万计的医院对于医学管理专业人才的渴求并没能拉动该专业人才的蓬勃。许多学生就业后由于知识结构的畸形或实践运用的不足被迫前往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从业。能够侥幸留在本专业岗位就业的学生也鲜有在事业上有大成就者。
3、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针对现阶段知识结构的不科学、实践应用培训比例低、就业萎靡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必须依托明确核心课程、加强实践锻炼、引导就业等人才培养的措施方能得以解决。
3.1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我国现阶段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信息化在医学中的不断渗透使社会对于信息化时代的医学工作者有了更高、更精的要求。及时了解市场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人才数量,有的放矢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腐旧的以招生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校园与社会接轨。
3.2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打破教与学长期分离的旧统,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探究的能力、积极实践的能力。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由参加课余活动。以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由被动的定量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不定量探索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只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3.3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将医学基础、计算机、信息管理等课程的知识改叠加模式为乘式效应明显的有机结合模式,强调学科间的紧密联系,深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另一方面,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学习是检验理论学习的标尺,理论学习是参加实践学习的物质储备,二者往往相辅相成,依托共存。在实践案例中检验教学实绩。利用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搭建起学科乘学科、理论加实践的系统知识结构。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实效。各院校应加大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积极引进科技水平高、专业技能牢、研究成果好的优秀专家教授。避免非专业教师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骨干。把牢从教者的质量关,拒绝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中老教师打资历牌。
3.5加快专业教材的编写:虽然基础医学、计算机学和信息管理学各自都拥有名目众多的教材,但以此三大类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型、性医学信息管理书籍尚未问世。
3.6适配有效的教育评价系统;优质的教育评价系统拥有一颗善于甄别人才的慧眼。教育评价应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多元的、动态的评价。科学规范的教学评测系统也是缩小学生与社会所需要人才差距的重要保障,是人才的“试金石”。
4总结
医学信息管理,是一片亟待开垦的沃土,也是一片充满挑战的荒原。如何因地制宜地种好这一片庄稼,不仅是对教师这位庄稼汉的考验,也是对施肥用料的教学模式的巨大挑战。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是广阔的,就业现在却是扑朔的,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已然势在必行。
关键词:院系;优势资源;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在帮助新生熟悉大学生活、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制定个人生涯规划等方面都有着指导作用。
虽然各高校都有一个对于全校新生通用的教育指导体系,但是它是一个比较宏观抽象的指导思路。因此,各院系应当认真分析本专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将学校的新生教育指导体系具体化,从而做出对新生成长既切合实际又有意义的入学教育。
一、院系新生教育的重点
1、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的浮躁、、诚信缺失、拜金主义、奢靡享乐等不良风气是对大学生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忽略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就无异于在助长放任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对大学生的求学阶段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步入社会后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项“基础课程”打好,从目标、习惯、礼仪、道德、纪律、法规等多方面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的全面成长才能实现。
2、突出专业特点
不同专业在知识结构、专业环境、课程体系、学习方法、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比如:医学专业具有门类多、学制长、专业性强等特点。它分为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等门类,各门类又有很多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又各有特点。
因此,院系应当抓住本专业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教育,内容需要包含专业思维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从而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制定规划、付诸实践。
3、兼顾形式与内容
形式与内容相互照应。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座谈、交流、参观、游戏、晚会等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内容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加以充实,使学生身心都能的得到丰富的体验。
二、集合院系优势资源,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各院系应当实地考察全面分析本专业的软硬件条件,通过有效的方式在新生教育中扬长避短,从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信心。
1、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
每个学校在人文和理工方面都有一批专业师资队伍,院系可以集合其中一批优秀教师代表为新生做好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例如:人文社科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良好习惯的培养、大学生礼仪指导等成人成才教育;组织人事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党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党员发展程序等入党启蒙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学习方法等学业指导教育;本专业的资深教师可以为新生做本专业特色与前景、专业发展方向的专业思想教育;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学校主要管理制度解读等校纪校规教育;就业管理部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本专业职业规划、就业定位等就业指导。
2、发挥本专业优秀学生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新老生交流会是新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院系集中优秀的学生代表现身说法,可以增加新生教育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各院系都有一批在道德风尚、学习成绩、体育文艺、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干部代表为新生做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代表为新生做学习经验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的学生代表为新生做实践活动经验交流等。
3、发挥院系特色设施的优势
4、建立院系职能部门的新生服务网络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5年11月下旬,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分层,在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班级,对抽取的整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91人。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51人,女生140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分别为49人、98人、44人。
1.2调查方法
1.3统计方法
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就业压力的不同影响因素。
2.结果
如表1所示,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镇的学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月平均花费越低就业压力越大(P<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作者:刘爽王娅婷马思佳赵欣单位:河北大学中医系河北大学医学院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1]莫莉丽.中医药大学生医德教育探究—以广西中医学院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