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博士李向东:做农业,是我一生不舍的情怀

出门一身汗,归来满身泥,置身农民中,分不清彼此……李向东常常在田间一晒就是一天,熟悉他的人都说,怎么看,他都像个地道的农民。确实,外观李向东,那古铜色皮肤、瘦壮的身材,是长年累月上山下地劳作的真实写照。

又到夏粮丰收的季节,经验丰富的他用手揽着麦穗,手指沿着麦穗滑动数数,在几分钟内就能估算出今年小麦的大致产量。每年4~6月,都是河南小麦的收获季。今年,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地麦浪滚滚,穗粒饱满。李向东几乎每天都要在田间,他对记者笑着说:“我是一名麦田里的‘高级农民技术员’,任务是为小麦把脉诊断,确保小麦环境好、吃得好、长得好。”而他自己最欣慰最高兴的时刻,莫过于听到“河南小麦今年又获丰收”的喜讯。

“我经营着近2.7万亩土地,至今已经7年。李教授不时送技术、送服务下乡,能让我们种地更省心。”永城市种粮大户、益农公司负责人陈坤望着丰收喜人的麦田脸上洋溢着幸福。

近几年,他在农科大讲坛上授课,每次听众有数万人。累计服务种植合作社100个,科普农民数10万人次。

百姓情怀,科技助力农民共同致富

在信阳、南阳、安阳等地的小麦生境模拟试验站中,只见试验站里一块块麦田被区分开,每一块都模拟了不同的小麦生长环境,土壤环境、水分环境、养分环境、耕作环境、气候环境等,来研究应对这些生境的变化需要的技术改进和应对措施。这是李向东长久以来的工作原则——全链条监测,与此同时他也明白,科技创新才是立业之本。

李向东团队通过视频互动指导农户种植

李向东在田间和小麦种植户一起诊断苗情

起初,对于各个地方的农民来说,李向东推崇的农业技术推广并不被广泛接受。“一开始到基层农民肯定不接受,都说‘我们种几十年地了,你在我地里试验可以,你试验的话你要包产量。’”李向东说,当时就是想用诚心帮助到农民,就许下必保增产的承诺,果然,几乎每亩地都能增产30%。

从事农业研究技术几十年,李向东带领团队研究,化肥有机替代达20%至30%,节水达20%,有效地保护和提高了土壤地力,增强高产和持续生产的能力。

创新情怀,用发展的眼光看田野

“人生是短暂的,而事业却是永恒的。”和土地打交道几十年,尽管工作十分辛苦,李向东内心却始终燃烧着一团火,对农业科研热情不减。而他的初心,也在一组数据中得到了见证,在李向东的带领下,小麦示范田最高产量能达800公斤,高出全省平均产量约40%;很多县的小麦平均单产已经突破500公斤,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已减少10%至30%。

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让河南小麦更有奔头。作为一名长年在基层扎根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李向东也有新的研究课题和努力方向。

李向东认为,农业中的新质生产力就是在现有生产要素基础上,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农业产业,不断创新研究传统生产要素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新组合、新模式,形成以智慧化和绿色化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升,科技支撑我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高,打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根本保障。

“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就是未来,这种融合也是接下来我们研究的方向之一。”李向东举例说,目前遥感和无人机对农田环境和作物长势的判断越来越精准,这个过程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和传统农业等多个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比如无人机根据地块缺肥情况的精准识别和变量施肥,就需要大量准确的专业的农田环境数据来进行支撑和模拟。

“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政策等综合应用,未来河南粮食生产会朝着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他说,在产业层面,会更加注重一二三产的融合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在技术层面,会更加注重现代新兴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高度融合;在生产层面,会更加注重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同步提升。要面向具体应用场景,在现有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传统生产要素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新组合、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以此来实现小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整个小麦产业的质量效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THE END
1.学历贬值,博士“就业率”低于本科!博士求职劣势多多!硕士博士满街走,本科不如狗?博士培养能力清华、北大竟然不敌这所偏远名校! 近日,陕西省学生就业与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陕西省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68%,相比2022年下降了9.45个百分点,这一数字明显低于本科生的81.19%的落实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DOVKB40556B2XM.html
2.农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就业前景以下展示“农学”专业可从事岗位的博士相关职位数据之和 ? 2024年较2023年 0.05% 占全国博士 博士研究生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说明:农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https://edu.jobui.com/major/nongxue/edu4/
3.农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农学研究生就业前景问答–加倍考研网学农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有哪些就业方向?长沮 农学的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轻用其国 想考农学硕士 有前途吗米拉尔 农学专业考研前景怎样?农学跨专业考研有哪些比较好的选择?固哉 农学考研转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利害相摩 农村发展硕士就业前景如何?纯纯常常 近几年专科农学的就业情况和发展前景怎么样?其理不竭 学农业就业https://www.kaoyankaoyan.com/wenda/nongxueyanjiushengjiuyeqianjin.html
4.农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到中科院当研究员,收入多少?一、中科院毕业的博士生,大部分会继续做博士后,其中出国继续深造是目前最大的趋势。科学院物理类专业每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超过半数会选择继续做博士后。在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研究所(例如物理所,高能所,理论所),这个比例可能会达到70%甚至更高,其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出国做博士后,而在国内做博士后的毕业生中则有https://www.yswxk.com/qa-detail/675a20021dc311ef87b2fa163e1970d8
5.农学类育种博士就业前景爱问知识人就业前景不错,农学类育种博士毕业后去向选择很多,可以到各级农科研究院所工作,也可以到大学院校教书,https://iask.sina.com.cn/b/new2FjNzIt19hV.html
6.内蒙古“80后”农学女博士:做农业环保“守护人”——中国青年网中新网赤峰8月11日电题:内蒙古“80后”农学女博士:做农业环保“守护人” 作者奥蓝 进入8月中旬,内蒙古陆续迎来丰收季。在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王岩正在跟伙伴们一起调查桔梗、北沙参的生长情况。这是他们团队今年启动的新项目——中蒙药材专用肥料研发项目。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s.youth.cn/tsxq/202308/t20230812_14714003.htm
7.广西大学张清教授课题组招收农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为组建课题组人才队伍,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拟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和硕士研究生若干名。有意向的考生https://muchong.com/t-16280729-1-authorid-2796766
8.多学科交叉技术赋能农业农学与工学博士对阵AI种生菜9月27至28日,2022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在线开赛。15支来自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高水平团队围绕如何在集装箱里种出好吃、高产、实惠的生菜提交种植方案,并展开路演。 集装箱“赛场”迎来“生菜博士” 记者了解到,本次多多农研初赛是一场“含博率”极高的挑战赛。数据显示https://m.gmw.cn/2022-10/09/content_36074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