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呢?或许是剧作家毛姆笔下“艺术是感情的表露,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是导演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电影色彩哲学;
是被画家维米尔捕捉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转瞬即逝的一瞥;
亦或是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提出的“Less,butbetter”设计信条。
其实艺术涉及众多领域——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而这些艺术创作领域正在不断满足着我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什么是艺术专硕
艺术专硕(简称MFA)是为了培养艺术领域专业人才而成立的硕士学位,其包涵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艺术、电影、戏剧、戏曲、广播电视9个专业方向。近几年,艺术专硕报考热度不断上升,报考人数逐年增长,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线和各招生单位的复试分数线上涨趋势较明显。
2022研考国家线显示,艺术学专硕A区总分线达到了361分,B区总分线351分,比2021年涨了15分之多。其中外语单科线40分(A类)跃居历年艺术专硕最高,成为考生进入复试门槛的重要一关考验。
同时,一些自划线高校2022年艺术专硕复试分数线较往年均呈上涨趋势。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下表为近2年艺术专硕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要求:
由此可见,艺术专硕提高了艺术领域专业人才门槛,更进一步强调了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也表明“分不够、艺术凑”低分混文凭的捷径已不复存在。
专业课、基础课有哪些?
艺术专硕(MFA)学制为两到三年,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艺术专业理论和实践(创作)能力的艺术应用型人才,其中很多高校的培养体系中都偏重实践创作的比例。除了注重艺术设计(创作)外,日常教学也会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各高校都会在研究生学习第一年开设艺术类公共必修课,例如艺术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或艺术原理课、美学鉴赏课等,提高艺术专硕的总体素质,夯实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此外,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专硕除了要撰写学位论文外,还要进行毕业作品的设计(创作)。专业能力展示是艺术硕士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学位论文主要是对作品设计(创作)与实践项目的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
报考、录取情况如何?
在全国招生单位中,艺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实力较强的招生单位报考集中且录取分数线较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整体来看,两所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近几年的录取率在5%-15%左右,招生人数保持平稳,报考人数有所增加,分数线都有平稳上涨趋势。
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研读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考虑招生情况、报考条件和具体研究方向,参考历年报录比、录取分数等因素综合选择。
升学就业多方向选择
文化事业单位:如就职于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部委所属的文化事业单位,或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全国性社会团体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
中小学、高校、研究所:从事教育事业是艺术专硕毕业生的选择之一。随着中小学建立学生美育学业成长档案,研究、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考核范围,对艺术教师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很多艺术专硕的毕业生选择成为中小学音美老师,或者在高校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自主创业:很多艺术专硕毕业生也会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影视公司,或者是成立培训机构从事艺术培训和教学工作,还有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成为独立摄影师、设计师。
申考博士:
1.艺术博士。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电影学博士研究方向分为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两个领域,戏剧与影视博士研究方向分为戏曲学、戏剧学和曲艺学。
2.跨专业博士。在艺术专硕的理论学习中,通常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有所涉猎,所以艺术专硕还可以申考其他跨专业博士,比如可以跨考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博士。
如何进行专业备考?
如何准备艺术硕士考研,不同的专业在方法上略有差异,小编采访了几位艺术专硕学长学姐,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备考建议:
●广播电视专业:
广播电视专业的研究生初试中的艺术概论、艺术原理。大家可以根据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导师的论文来整理核心知识要点,梳理框架。
总之,掌握了基本理论之后要结合国内外不同风格的影视作品分析其镜头语言与剧本结构,在创作剧本或分镜设计的时候可以学以致用。
●书法篆刻专业:
推荐给备考书法篆刻专硕的同学们几本理论书籍:《历代书法论文选》、《中国书法史》七卷、邱振中的《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孙晓云的《书法有法》、王镛的《中国书法简史》、《中国书法气论》、《中国书法观念》、王镇远的《中国书法理论史》、陈振濂的《书法美学》。
临摹的话,建议考生选择书法名家作品,学章法和结构,可以临摹伊秉绶、赵之谦、阮元、金农、邓石如、陈鸿寿、桂馥、何绍基、苏轼、黄庭坚的作品,从近代到古代循序渐进学习,掌握技法。
另外,大家可以选择一些自己觉得较为成熟的作品来制作复试作品集。
●音乐专业:
音乐专硕的考研初试,专业课一般是考音乐分析和音乐史,音乐分析涉及乐理、和声、曲式,所以一定要学好乐理、和声、复调、曲式以及中西方音乐史,另外,曲式图很重要哦!
如果准备考研的方向属于声乐、乐器类专硕,大学期间一定要把自身技能练好,有些院校是有自己独立的考试形式的,比如声歌系的外语听辨,音乐学的民族音乐赏析等等,具体可以参考学校的招生简章或者问问学校在读的学长学姐。
推荐书籍:田可文教授的《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不通一艺莫谈艺”,要想在所学专业有所成就,还需做到内外兼修,艺文兼备:
1.长期积累,学艺术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用反复练习、坚持学习来提升艺术的欣赏与创作能力,在每日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中有所知、有所感。
2.全面发展。艺术是一个需要多元学习的专业,艺术专硕要具备全面的文化科学知识,跨学科、多视角的交流与学习。除艺术学外,需要了解文学、历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以提升作品的人文内涵。
3.切勿偏重技法的锤炼,忽视论文的写作训练。专硕的培养,需要在艺术体悟中推动学理的深入。不能完全陷入纯粹的文献和思辨之中,忽略了艺术学习最可贵的经验性。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崔树强教授所说:“如果仅仅把书法学习当作一门‘手艺活’,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单纯追求技术的纯熟,忽视书法的文本及其背后的人文意蕴,那么就大大消减了中国书法和文、史、哲的天然亲和关系,也降低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作品和论文既要有学术理论深度,又要有鲜活艺术感受,两要素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①崔树强.书法专硕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困惑与反思[J].大学书法,2020(05):58-61.
②吴怡垚.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当代音乐,2021(10):20-22.